刚刚!无锡冲进上半年投资热度百强城市榜首,斩获第一!
成绩,亮眼!投资热度居首折射出无锡的魅力无限。
同时,无锡的实力也毋庸置疑。
截图源于无锡博报
那么,无锡到底有多强?
1、在2021年,无锡人均GDP全国大中城市第一;2、至2021年,连续三次摘得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并蝉联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3、2021年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无锡总分第一;4、至2021年,连续三年上榜中国民企500强数量全省第一。
图源于无锡博报
城市的底气看产业,无锡是中国第二个集成电路产业超千亿级产值的城市,物联网产业营收约占全国的1/4……
在这里有看得见的幸福,无锡连续3年被评为内地最宜居城市;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全国首个建成生态城市群的地级市。
在无锡,我们感受到城市向上的力量,强规划、强产业、强交通、强政策……新戏正在一幕幕精彩上演。
图源于无锡日报
01
强规划、新格局
发展速度将现核爆之势
无锡,是一座有探路精神的城市。
TA有勇立潮头敢为先的闯劲,敢字为先是这座城市的内在追求与动力。
可以说,无锡走的每一步,都是紧密考虑的大棋局,向众人展示了真正的无锡速度!
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率先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名城,具有国际美誉度的生态宜居名城,具有全国辐射力的交通枢纽名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山水文旅名城。
图源于无锡日报
根据《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无锡将呈现新格局、新面貌。
1、构建一城两核、四片六组团市区空间格局。
一城:市区主中心城区,包括两核和四片
两核:梁溪老城和太湖新城
四片:锡东城区、惠山城区、新吴城区和湖山片区
六组团:东港-锡北、玉祁前洲、洛社、阳山、鹅湖、羊尖六个外围城镇组团
2、集中力量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
加快推进梁溪科技城、太湖湾科创城、霞客湾科学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陶都科技城建设,形成市域一带多点协同创新格局。
规划形成一核三湾、一城十元的科创带创新空间结构。
一核包括蠡湖未来城以及山水东路沿线地区。
三湾包括梅梁湖湾、贡湖湾和竺山湖湾。
一城指蠡湖未来城,十元指按照园区、校区、社区、景区、商务区五区合一的科创空间复合标准,划定十个创新元。
3、坚持TOD公交优先,强化城市发展走廊。
依托轨道交通,以城市双核为中心,重点强化以TOD为导向的6条发展走廊:太湖湾科创带走廊、大运河文化带走廊、城市南向走廊、城市北向走廊、城市东向走廊和城市西向走廊。
4、构建舒适友好的城市生活服务圈。
◎ 新建幼儿园、小学、初中100%达到现代化办学标准;
◎ 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5平方米;
◎ 人均体育用地面积0.6-0.8平方米;
◎ 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8张;
◎ 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50张。
5、推进城市更新。
02
强交通大爆发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交通是发展的基础。从去年开始,无锡各地交通建设都先后迎来重要节点,重要规划也是动作频频,范围涵盖了轨道交通、快速路、高速多个模块。
2022年,无锡将迎来交通城建新一轮的大爆发。
图源于无锡日报
无锡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筑好交通大通道:重点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南沿江城际铁路、苏锡常南部高速和市域轨道交通、锡澄S1线、锡宜S2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跨域开放、市域畅达、县乡覆盖的立体式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图源于无锡日报
建好联通大枢纽:做大做强苏南硕放区域性枢纽机场,完善机场集疏运体系建设;积极谋划推进无锡、苏州地铁对接;加快沿江港口群规划建设,推动无锡(江阴)港全面融入上海港,与太仓港、张家港港、常州港合作互动,共同打造长江下游江海联运港口群。
更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无锡将进一步强化枢纽升级和运输国际化,构建多形态综合交通枢纽。
图源于无锡日报
根据新一轮快速路网体系规划,快速中环由高浪路-钱荣路-G312组成,总里程约52.5公里,围合面积约186平方公里。
中环高浪路长达约14.6公里。西侧隧道段目前在建,从2019年就开始建造,预计2023年建成;东侧高架段启动建设,于2022年动工,预计2023年建成。中环312全长约22.1公里,全程高架。312新吴段目前在建,于2021年动工,预计在2023年建成;312锡山段启动建设,于2022年动工,预计在2025年建成;312望江立交段启动建设,于2022年动工,预计在2023年建成;北侧312惠山段高架段为计划建设,预计于2023年动工,2025年建成。中环钱荣路全长约15.8公里。南侧隧道为段计划建设,预计于2023年动工,2025年建成;北侧高架段启动建设,于2022年动工,预计2024年建成。
可以想见,几年后,无锡城区范围也将随着快速中环线的正式通车,再一次扩大,形成更繁华的无锡中环区域。
另外,随着第三轮建设规划获批,我市轨道交通向外辐射力将更强。
我市轨道交通将稳步推进锡澄S1线、地铁4号线二期先导工程等项目,力争早日开工5号线和锡宜S2线。
地铁4号线二期:西起于4号线一期终点博览中心站,东止于锡士路站,全长8.3公里,设瑞景道站、华庄站、净慧西道站、菱湖大道站、无锡新区站、锡士路站共6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平均站间距1.36公里。
支持城市重点开发区块、扩大太湖新城发展腹地的重要一环,有效补充和完善了既有轨道交通网络。
地铁5号线一期:22 个站点选址曝光,该线 路横穿滨湖区、梁溪区与新吴区,全线总长 25.4km,皆为地下线。
根据此前规划显示,无锡地铁5号线起于滨湖区的唐城站,下穿东蠡湖,分别沿环湖路、太湖西大道、建筑路、向阳路、城南路、旺庄路、泰伯大道走行,至新韵路到达线路终点。
通过建造市内快速环线,促进板块之间的沟通和发展,从而加速无锡城市化。
这也是无锡对于交通城建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最高级别的理解和发挥。
图源于无锡日报
03
隐形王炸人才政策
铸造独特竞争力
人才资源是最可持续、宝贵的资源。得人才者得主动、蠃未来!
近年来,无锡持续推进人才+金融行动,以政策为引领,强化对人才企业的资本支持;搭建高端化、品牌化对接平台,打造创新资源交汇点。
图源于无锡人才
持续升级太湖人才计划,深入开展锡引工程,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还成立中国(无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科技进步贡献率连续9年领跑全省。
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人才总量195.4万人,形成了包括15.2万高层次人才、1.9万留学归国人才、47.1万高技能人才在内的高质量人才队伍,吸引17位诺奖得主、50多位中外院士来锡合作创新创业。
可以说,政府的方向感、产业的人才力、资本的金融力,铸造了无锡独特的城市竞争力。
而这股金融力量体现的是无锡对于引才工作的务实精神——引才工作讲的是一个实效。
目前,无锡累计14家人才企业在境内外上市,A股市值一度突破7000亿,占全市上市企业A股市值44%。
这张隐形的王炸,值得进一步看好。
图源于无锡人才
一向低调务实不张扬的无锡,交出了一张高分答卷,站在了领跑者的位置。
跃升第一的背后,是一座城市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的耐力与定力,是全市上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坚定信心、接续奋斗的必然结果。
跃升第一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城市领跑高质量发展的勇毅作为,是一座城市奋力拼搏勇争先的精气神,是一座城市民生福祉的满满幸福。
图源于无锡博报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