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翻译者

抒情君 16

读完《苏菲的世界》,回思整部西方哲学史,无非谈的就是心。西方哲学中,或把心解释为理性,或把心解释为感官,或试图调和两者。可是,著书立说,名望很高,并不意味着就是真正懂心的人。

世界上最完美的心之理论,就是《心经》。懂《心经》的人,就是最懂心的人。

《心经》是唐朝玄奘大师从西天(印度)取回来的一部经,全称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师翻译的经典中最为普及的一部经。该经言简意赅,文辞优美、读之极为摄心。能令烦者忘恼,燥者得凉,平日常读,清心净意,启迪智慧。

《心经》是法师们和居士们最爱讲的一部经。我听过的讲得最明白的当属印广法师2011年在太原慈航净苑宣讲的《心经》。听完该经讲记,有许多领悟之处,依然采取轻松随意的边读边聊,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佛教经典浩如烟海,通常说三藏十二部经。《心经》可以说是其中篇幅最小的了,只有260个字,是一部小经。可经小理不小,它的包容量尽虚空遍法界。试想,山川大地、草木虫鱼、时间空间、文字理论等等,哪一样不包含在心之内呢?

在佛教中,自古就有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心经》从性理高度概括了《法华经》、《楞严经》,为一切万法所依之本。它以很小篇幅概括了真心本来面目的大道理,这就是小大不二。

佛教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莫说佛法,就是其他的法,比如外道法、正法、邪法、儒教、道教、天主教等等,各种思维、理论、教派等等,都离不开心。任何事相,比如说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头牛,随拈一物,即是心经。如是仔细体会,其中妙义无穷。当体即是一真法界,毫厘不差。

所以,《心经》的境界,显示的是妙有、真空圆融无碍的如来果位境界。如果把《心经》的理解为禅宗的见空性的境界,那把妙有的万法置于何地呢?

人的境界就有多高,心境界就有多高;人的格局有多大,心格局就有多大;做人不偏执,心也不偏执。总之,一切皆如汝意,汝心咋想,事情咋成,这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心相。

图来源自《大唐玄奘》电影,文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