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原著中,杨戬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的徒弟,玉清元始天尊的徒孙,阐教第三代弟子,修炼八九玄功,神通广大,足智多谋,在助武王伐纣之时立下赫赫战功,后肉身成圣。
而在《西游记》原著中二郎神是玉帝的外甥,平常居住在灌江口,曾经诛杀六怪,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作为他的助力。
当初玉帝妹妹思凡下界,与凡人生下二郎神,二郎神曾斧劈桃山救母。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二郎神在观音菩萨举荐下出面捉拿孙悟空。
现在,在我们大众普遍认知下杨戬和二郎神是同一人物,但其实《封神演义》中全文从来没提过“二郎神”三字,《西游记》中只提到二郎神的母亲是玉帝妹妹,父亲是姓杨的凡人,没说师父是谁,全书未提二郎神的姓名叫杨戬。
因为这两个人物某些设定相似,后来的电视剧和一些小说把他们视作同一人,受影响的大众便有了这样的认知。
这两本书中“二郎神杨戬”的设定也与我们大众认知中有所不同,《西游记》中二郎神没有第三只“天眼”,没有“73变”,从未提过有师父,没有沉香这个外甥。
《封神演义》里杨戬也没有第三只眼,和天帝没有关系,不是其外甥。
无论《西游》还是《封神》,其中的“二郎神杨戬”这个人物都是以神话中的二郎真君(清源妙道真君)为原型二次创作的文学形象。
二郎神的部分历史原型是战国时期的李冰和其二儿子“李二郎”,李冰父子负责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因治水有功为人们所信仰,二郎神道场也正好在灌江口,古代与二郎神有关的记载数不胜数。
后来转为姓杨但没有名,之后有了名就叫杨戬(“杨戬”是宋朝一个宦官的名字),有些传说和古籍中也有说二郎神名叫赵昱(赵昱是隋时期的一个道士),第三只眼的形象也是在清末才固定下来,二郎神由多个历史原型经过千百年的融合演变,逐渐成为今天这个形象。
在今天大众普遍认知中二郎神和杨戬是同一个人,这没什么问题,我们没必要过度纠结二郎神过去的形象和设定,这没有多大意义,就算今天叫杨戬日后过了百年千年也很有可能换了个名字换了个形象。
只要正确合理地使用二郎神形象进行文化创作,并心怀敬畏之心,就没有任何问题。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