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传国玉玺世代相承,前后持续达一千六百多年之久。它是中国久负盛名的珍宝。曾被无数双贪婪的目光所窥视,曾被无数颗贪欲的野心所垂涎。
围绕着这一稀世珍宝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而如今它的下落还是一个迷团,众说纷纭。

公元689年,楚国人卞和,从荆山上得到一块石头,他认为是珍贵的玉石,乃无价之宝,就屡次进献给两代楚王,他们都认为这是普通的山石,以欺君之罪分两次砍下了卞和的左右脚。直到楚文王即位后,才识得此宝,打磨成璧。
楚文王把它命名为“和氏璧”。从此卞和献玉的故事成了凝聚着血泪的千古佳话。
三百年后和氏璧辗转到了赵国,落入赵惠文王手中。引起秦昭襄王的垂涎,派出使者提出以城相换,这就引出了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秦灭赵后,秦始皇将和氏壁制成方玺,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希望大秦帝国千秋万载,世代相传。
至此,和氏壁再次“脱胎换骨”,刻成玉玺后变成历代皇权的象征。欲夺天下者,无不对它趋之若鹜。
然而不久,秦朝三世而亡。秦王子婴将玉玺献给了刘邦,刘邦号称它为“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索要玉玺。太后一气之下把玉玺摔在地上,从此它身上缺了一角,只好用黄金镶补上。
东汉末年,玉玺一度失踪数年。后来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后发现一口井内冒出红光,打捞后找到了玉玺。
孙坚死后,玉玺被献给了曹操,后又传到晋朝,最后落入唐太宗李世民之手。唐朝未期,天下大乱,五代十国交叠,玉玺也就此失踪。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时,命人到处寻找,始终未能如愿。
直到民国初年,未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时,警察总监张壁和鹿钟磷等人还苦苦追寻过这块玉玺的下落。
尽管历朝历代不断有发现它的传闻,却始终未被史学认可。目前,公认的就是玉玺在唐未、五代时期就己不知所踪了。
而如今它不知流落何地,无数人仍在浩瀚的历史古籍中寻找它的踪迹。
我相信这块历经沧桑的宝玺仍在尘世,它静静的卧在某处,看尽人世间的日月交替,风云变幻。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