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形成的主要条件的解释(海啸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抒情君 7

海啸是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的。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的波动,海啸就产生了,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肃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两三百公里到多公里。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难,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越在海外越安全。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至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难。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什么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重新上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海面下落的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海面势必下降。同时海啸冲击波不同于一般的海浪,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低达。另外,这种形况如果发生在震中附近,那可能是另一个原因造成;地震发生时,海底地面有一个大面积的抬升和下降。这时,地震区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随之抬升和下降,然后形成海啸。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