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指的是谁(三国演义中才高八斗指的是谁)

抒情君 9

三国时期曹植被称为才高八斗东汉时期最著名女版曹植——才女蔡文姬

我们都知道曹植才高八斗,在三国时期是最耀眼的文学家,但我们今天说的女文学家比曹植一点也不逊色,她不光是文学家,也是一个音乐家,还是一个书法家。而且她的一生充满了魔幻和神奇。

这个女版曹植是谁呢!蔡文姬(大约175年),名琰,字文姬。说到蔡文姬大家可能不了解。但蔡邕大家都了解,蔡邕是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也是音乐家,辞赋家,也是当代的大儒。同时也是蔡文姬的父亲。

蔡文姬,汉末著名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

蔡文姬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文学、音乐、书法都首屈一指,文姬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文姬十几岁才华出众外加正值豆蔻年华,加上良好的家世,被东汉末年的世家大族誉为才女。保媒的就踢破门槛。蔡邕一看,姑娘这身价。为蔡文姬精心挑选女婿,最后选的叫卫仲道,是卫家老二。卫家是河东世家,在那里有着很高的声望。初兴于汉名将卫青,被立为皇后的卫子夫。卫氏家族就是从那一刻起平步青云。老大是卫楷,字伯儒,后来是曹魏大臣,刚开始小两口感情还好,夫唱妇随的,可是后来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为卫家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一个心高气傲的才女蔡文姬哪里受过这种冷嘲热讽受,不顾父亲的反对(蔡邕是当世大儒,信守儒家精典),毅然回到娘家。

蔡文姬回娘家没有多久,大奸臣董卓被杀,在董卓手下干活的蔡文姬父亲因此受到牵连,死在狱中。这时候的蔡文姬悲痛至极,毕竟一时间双亲都死了,量谁都挺不过,这时妹妹的一封信让她振作起来:妹妹刚刚痛失一子,想让蔡文姬过去陪伴。

蔡文姬欣然前去并没想到这才是命运最大的转折,也是陷入沼泽的开始。刚上路没有多久的蔡文姬就被胡人袭击劫走,辗转多次最终被左贤王相中收入家中,在匈奴生活了12年,期间蔡文姬学习胡人文化并且学会了吹当地的"胡笳",后来生下了两个儿子。受到儒家教诲的文姬忍受着饮食和婚配文化的差异。在匈奴心怀祖国。

蔡文姬原以为余生就会在这样忧郁的日子里走到生命的尽头,这时候曹操来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统一了北方,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同时,也想向世家大族示好,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三十五岁,代替父亲写国史,除了写国史,文姬总是神情恍惚,时而想起离开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她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时而幻听儿子们撕心列肺的哭喊声,为了减轻思念,她吹着胡笳,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

曹操听到蔡文姬这样,就想减轻她的痛苦,在众谋士的建议下,曹操为文姬安排一门亲事,对方是蔡文姬家乡陈留郡的青年才俊叫董祀。董祀刚刚20岁出头,正当青春年少,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给了董祀。

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加之年纪大董祀十几岁,董祀正值青春年少,才华横溢,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不久,借朝廷用人之际,离开家为国效力。在边关地区被封为屯田都尉,一个下级军官,秋收后失火,报到曹操那被判处死。家人将此事报于家中。蔡文姬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因天气非常寒冷,曹操见蔡琰没有穿鞋又披散着头发,于是赠给蔡琰头巾鞋子袜子。让蔡文姬住到自己的府中等董祀。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家里曾经收藏了很多古书,曹操问蔡文姬:"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蔡琰说:"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说:"我派十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蔡文姬说:"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于是蔡琰将自己所记下的古籍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没有一点错误。

董祀归来感念妻子之恩德。从此以后,对蔡文姬非常敬重,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董祀为《胡笳十八拍》加入了汉朝的音乐元素,使《胡笳十八拍》得到更多的传唱。蔡文姬还作了好多诗,现存世《悲愤诗》两首。

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 其中五言的那首侧重于"感伤乱离",是一首以情纬事的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清代诗论家张玉谷曾作诗称赞蔡琰的五言诗:"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办香可也及钗裙。"大意是说蔡文姬的才华压倒了汉代才女卓文君,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受到了蔡文姬的影响。

骚体《悲愤诗》由于旨在抒情,首尾两节对被俘入胡和别子归汉的经历都比较简略,中间大篇幅自然风景用以渲染蔡琰离乡背井的悲痛心情,在这些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琰极言它们与她故乡中土的差异,以此形容自己在这与中土迥异的环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愤。蔡文姬和董祀过上了神仙眷侣的生活。

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据传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