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原子弹的杀伤半径为1.7公里,为何没把美国飞行员给炸死?
原子弹自从研发以来,一直是受到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虽然这个有着巨大杀伤性的武器是为战争为生的,然而迄今为止,也只有美国对日本城市使用过两次。然而,就是这简单的两次,却让世人看清了原子弹的恐怖!可以说,二战之后没有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已经被原子弹的强大威力给震慑住了。
因为现如今,许多国家都拥有原子弹,一旦世界大战爆发,很可能就会进而引发核战争,到时候别说是某个国家了,就是整个地球也会为之毁灭!所以,时至今日,还只有不幸的日本受过原子弹的蹂躏。
大家看过广岛原子弹的纪录片可能知道,原子弹爆炸的时候,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的TNT炸药同时爆炸,其杀伤半径可以达到1.7公里!当时,距离爆炸正中心一公里之内的人,直接被气化,尸骨全无。而距离爆炸范围较远的人,也被剧烈的高温所融化,他们即使是跳进水里,也会被煮熟!
还有一些目睹过原子弹爆炸的人,直接被剧烈的光亮刺瞎了双眼,即使是没有当场死亡的,在此后数十年的核辐射中,他们也成为了畸形人!所以,原子弹的威力无疑是非常恐怖的。
然而,很多人却好奇,广岛原子弹的杀伤半径既然有1.7公里,那么当时投弹的美国飞行员,为何没有被炸死?
首先,原子弹是在广岛的半空中爆炸的,但是,当时飞行员蒂贝茨所驾驶的飞机,却飞行到了距离地面10英里以上!也就是说,原子弹的爆炸范围,要远远小于飞机的飞行高度。所以,原子弹直接将蒂贝茨给炸死是不可能的。
但是,原子弹的恐怖还不在于爆炸范围,而是它爆炸所产生的强烈冲击波。原子弹爆炸的时候,整个广岛方圆几十里,全部受到了原子弹冲击波的洗礼,许多人畜都化为乌有。那么,蒂贝茨是如何保持安全的呢?
据蒂贝茨透露,早在他执行投弹任务之前,曼哈顿计划的工程师就为他设定了逃跑路线。整个原子弹从投放到爆炸,仅仅43秒。而在这43秒钟之内,如何找到飞机转弯的半径尤为重要。而蒂贝茨正是在撤离的时候,选择了一个特殊的155度转向角,才让他得以生存!
原来,工程师早已算出冲击波的影响范围,只要B-29飞机以6英里的速度向目标上空飞行,就可以远离目标。而飞行员需要转到155度角,然后加速飞行,这样飞机的尾部就会在冲击波的作用下远离爆炸点,从而获得安全!
然而,看似简单的方法,蒂贝茨在实施的时候可谓是心惊肉跳。因为这种强大的武器是谁也没有遇见过的。但是,蒂贝茨最后却能完成这一壮举,实属不易。
幸存下来的蒂贝茨,也在晚年回忆起整个事件来,唏嘘不已。不过,正如他所说,原子弹底下无冤魂,他觉得他做得对!
可以说,蒂贝茨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日本人心目中的魔鬼。但是他的原子弹,的确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只是那些在原子弹底下冤死的无辜百姓太可怜了,但是没办法,这就是战争!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