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播
00:00/00:00正在直播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刘薇 娜扎开提•柯尤木 通讯员宋宁)核酸检测报告出得快了,去医院看病都方便了。昨日,家住天山区月光小区的张女士这样告诉记者,近期,很多乌鲁木齐市民都有了这样的感受。
乌鲁木齐市提升核酸检测采、送、检、报全流程时效和质效的背后,是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疫情防控深度融合的结果。
10月29日,记者走进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验数字化加持下,核酸检测跑出的加速度。
给每个样本一个身份证
核酸检测全流程的提速,从给每个样本一份身份证开始。
10月29日,记者来到核酸采样点,信息登记人员阿地拉•努尔拉先用手机扫描核酸采样管上的二维码,后扫记者的健康卡静态码,由此,人、管信息自动绑定。
这个二维码就相当于样本的身份证,一码畅通全环节。阿地拉•努尔拉告诉记者,过去采样时,常是用马克笔在采样管身上手写信息或居民编码,但这样费事且易出错,有时还会出现字迹不清或模糊的情况,影响后续工作。如今,采样管上自带预制好的二维码,先扫管,后扫居民信息,实现了管绑人,即居民信息与采样管编码绑定,提高了采样的效率。
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教科副科长王述琳介绍,目前已对市、区(县)各级核酸信息登记人员开放了核酸检测样本采集系统的操作权限,并在核酸采样管上预置了二维码,管绑人后,相关信息自动进入系统。
每一支核酸检测样管经过规范消杀放入转运箱后,送至核酸检测实验室。如今转运箱也有了箱码,告别手抄时代,为转运提速。
转运时工作人员只需扫箱码,再逐一扫描管码,即可‘箱绑管’。当重复扫描管码时,系统会提示编号重复,无法添加,保障样本转运的准确性。王述琳说。
图为:10月29日,在乌鲁木齐市一核酸采样点,信息登记人员正在扫描采样管上的二维码绑定居民信息。
样本信息实验全程清晰明了
贴有身份证的样本采集管,进入核酸检测实验室后如同走上了信息快车道,在理样、信息录入、加样、上机检测、结果读取等实验室各环节中,检测人员可以随时在平台系统中查找到准确采样信息。
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小组长吴生梅告诉记者,过去采样管进入实验室后,理样人员在完成标本布板后,在样本制备间,检测人员完成加样后,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手工填写相应的实验记录表格,在扩增区,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再去表格中寻找相应的采集管信息。现在使用采样管条型码信息后,在理样间就完成布板信息上传工作,各实验环节人员可以随时在系统信息找到相应位置的采集管信息,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还确保实验结果一目了然,直接准确追溯到被采集人信息。
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树林介绍,近期,在北京、上海、广东多地的援助支持下,我市核酸检测实验室在原本19家的基础上,增加至29家,且实现了实验信息管理系统全覆盖,大大提高核酸检测能力。
一码畅通提速追阳
实验室核酸检测的关键是从上百万份样本中,揪出病毒,锁定阳性患者。核酸检测工作人员将这个过程称为:追阳。
如果实验室处理了100份样本,其中有3份是阳性,那么工作人员从信息数据库里找出它们比较容易。可如果处理上万份样本,那么再进行人工核对信息,在找阳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错。李树林补充说,尤其是遇到混管异常,工作人员需要找到对应样管中每个人,通知他们所在社区补采,为了确保准确性工作人员还会挨个打电话核实是否补采复核。
因此,我们在对‘核酸检测样本采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中,增加了‘混管追阳’模块。李树林说,现在通过一管一码采集信息录入,做到了每管数据清晰、准确可追溯,确保不漏检一人。当实验室检测出现阳性样本时,系统自动通过一码通身份信息追溯到被采人信息,使阳性结果在平台上精准被赋值和推送。同时,通过‘混管追阳’模块,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混管阳性人员的单管采集和复核进度。
记者了解到,相比过去人工录入核酸检测结果,如今可通过信息化系统的辅助判读,实现核酸检测数据自动上传。实验室数据上传成功30分钟后,居民就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到自己的核酸检测结果。
李树林说,核酸检测自动化与信息化平台升级,打通了核酸检测工作中采、送、检、报全链条环节中出现的统筹协调不够、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有力推动了核酸检测工作各环节衔接顺畅,目前我市核酸检测工作可做到日清日结,确保市民在第一时间按时查到测报告。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