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被我方拒绝(为何中国当年没有加入“华约”)

抒情君 19

前言

1971年联合国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并不是一件的稀奇事情,在所有赞成票中,居然有一张来自印度,这就让人比较费解,此时距离对印自卫反击结束不到十年,中印两国关系正处于低潮,大家可能会感到奇怪:在中印关系恶化的大背景下,为何印度摒弃了与中国的深仇大恨转而投了赞成票?印度的这一行为,究竟是真心支持还是无奈之举,赞成中国的背后,又有哪些利益考量?下面我就带大家走进这段历史来探索一下印度此举背后隐藏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赞支持一下作者,您的支持就是对我创作最大的鼓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便有了重返联合国的想法并伺机付诸行动,但面对野心勃勃的美国,再加上世界局势动荡不安,而联合国在当时说白了就是美国独裁的工具,所以我国在联合国甚至都没有话语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只能竭力寻求其他国家的帮助。

两极格局形成后,虽然我国得到了许多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支持,但一时半会也没办法在联合国中占据有利地位,而那些由于根本的阵营对立和追随美国脚步的西方国家,都对中国敬而远之,甚至有些国家还表现出排斥的心理。

因为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刻意使绊子,导致社会主义国家提出的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提议,不是被直接否决就是延期审议,提议通过的可能微乎其微。但在这两大阵营之外,世界上还存在着一股相对独立的势力,他们被称为第三世界国家,他们的特点便是发展比较落后,组织也不严密,但他们既不依附北约也不靠拢华约,甚至还有一些国家在宣布独立后还遭受着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处在了严重的政治渗透和军事威胁之中。

但这些国家既然已经独立,也很快便加入了联合国之中,在国际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以及在国际中寻找到更多盟友互相帮助,我国决定与这些和我国一样爱好和平的国家交流来往,从而粉碎美国企图在联合国上一手遮天实行封锁的阴谋。

我们渐渐强大起来,西方国家也不甘示弱,想要阻止我们与第三世界国家建立深厚的友谊,于是他们利用自己在殖民时期留下的影响力,让这些对新中国并不了解的国家无端产生了偏见和排斥,但随着双方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些国家都看穿了西方国家企图离间的阴谋,了解到中国是一个真正友好、爱好和平的国家,在贸易上的往来也遵循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那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描述根本完全不符。

渐渐地在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下,美国阴谋诡计的实施也越来越艰难,在对草案进行表决时能占据的优势也少之又少,所以在1961年时就是否将中国代表权问题进行表决时,美国哪怕拼尽全力阻止,但最后的表决还是成功通过了,所以就算再不情愿,也要在会议中对是否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进行正面的讨论,而美国虽然再次想要使坏,但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显著,最后所有手段都无法施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我国恢复合法席位,而美国眼看着我国恢复合法席位已是大势所趋,所以只能接着酝酿新的诡计了。

于是在1971年7月时更是与日本合谋,提出了所谓的双重代表权方案,想要通过保住国民党的地位来把中国一分为二,但在之后的投票中美国的计谋并未成功,我国抢先重返了联合国,但更令我方感到惊诧的是,印度也投下了赞成的一票,这时的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印度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后,就对我方频频示好,之后更是成为了除社会主义阵营之外第一个主动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而随着中印两国的来往越来越频繁,两国的关系也进入了一段高潮,之后双方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之后在联合国上印度还与苏联共同表示赞成恢复我国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抵抗美国的阻挡,但我国并不否认印度为我国贡献的力量。可是话说回来,哪里会有人平白无故对你示好呢?印度的好可不是无缘无故的,一直想要为成为区域性大国的印度也需要来自各方势力的支持,并且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己是第三世界国家领袖。

因此与我国建交也是想要拉拢我国,但在内心深处还是瞧不起当时的中国,真可谓是自相矛盾啊!大家觉得呢?他们和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看法不尽相同,觉得中国就算拥有着庞大的面积和人口,即使走社会主义道路也很难发展壮大,无法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就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很难解决。

但我国社会的发展速度显然让印度想都不敢想,不仅在短暂的时间内恢复了国内的秩序,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应有的保障,抗美援朝作战中还击败了以美国为首的十七国联军,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与其他世界大国相比也毫不逊色。

但在印度眼里,中国一直是处于势单力薄的状态下,按实力来说不可能超过印度,毕竟其成立的时间很早,国内也一直很安定,所以当时就表现出了愤怒,从而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妄图侵占我国的领土,不战而屈人之兵

最初我国为了维护两国关系一直隐忍,因为顾念印方是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第三世界国家,却不曾想印度却将我国的不断隐忍当做示弱的表现,一心只计划着自己怎么踩着中国上位,从而提高自己在国际中的地位。

但我国怎么可能会一直忍让,在其得寸进尺开始大规模蚕食中国领土时,我国立即表示抗议,并要求立刻停止这种欺人太甚的行为,但此时印度靠着自己不断积攒起来的国际地位,以及当时美国和苏联的示好,对我国提出的抗议充耳不闻,而印度政府也自信满满的认为,英国一定不会对印度见死不救,中国就算再有意见也只能忍着,抗议无效后只能选择在边境问题上做出让步。

大家觉得我国可能退让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我国也发动了对印自卫反击战,仅仅用时32天就将印度大军全面歼灭,让其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恐慌之中,颜面尽失,而在我方主动撤军结束战斗后,印度再也不敢随意出兵,但战败带来的巨大耻辱,使得印度政府发狂,开始在国际上不断地对我国展开攻击,因此在之后的几年中印关系更加恶化,但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印度在1971年还是同意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那印度这样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难道是想借机修复两国关系吗?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印度虽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失败,但依然十分想要成为一个大国,更是觉得自己将来有能力找回丢失的面子。接下来我来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多方面的原因。

苏联方面的影响

由于1969年3月,两国爆发了珍宝岛军事冲突,所以在1971年时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1971年10月的联合国第26届大会上,苏联在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席位中表示赞成,当年的中苏关系已经恶化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苏联怎会还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其实,对于苏联的支持,背后都隐藏着利益的纠葛和纷争。

首先,1971年的世界形势,处于美苏两大阵营冷战敌对的重要时刻,双方都在全球不遗余力地争夺势力范围。美国和苏联都分别将对方视为最大的对手和威胁,都试图在双方角逐的过程中获得最后胜利。但是,美苏两大阵营的力量,不管从哪一方面的实力来做对比,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力更雄厚一些。跟随苏联的东欧国家暂且不说,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也是追不上的,就是苏联自身的实力也远远比不上美国。

美国成为西方世界主流国家,而且除了联合国之外,大多数的国际组织都掌握在西方大国手中。苏联最鼎盛时期的经济总量也只有美国一半多一点,但是苏联阵营并不示弱,为了与美国竞争,大量加重军事上的投入比例。换句话说,苏联所属的东方阵营在与美欧西方的拉扯中,并不一直处于下风。

由于苏联私下在东方阵营里搞国家分裂,中国的态度当然是拒绝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削弱了苏联的影响力。于是苏联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的打压制裁措施,使得中苏关系愈行愈远。虽然我国当年经济比较落后,但无论是人口数量还军事实力上来看,都符合世界大国的标准,中苏关系的破裂对于苏联阵营的影响也会是极其致命的。

六七十年代,中苏两国的意识形态开始迅速恶化,一直到边境发生武装冲突。苏联为了威胁甚至打压我国在边境交界处屡次挑衅发起战争。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的苏联甚至是比美国还要令人害怕的劲敌,紧接着我国的对外政策调整为防止和抵御苏联的入侵。

但是,苏联这样只导致了苏联与美国在全球争夺的战争中力不从心,在苏联阵营内部的影响力大大降低,削弱了苏联阵营与美国争夺势力范围的能力。所以苏联为了阻止中美关系走近,因为中苏双方具有相同的政治体制,中苏关系破裂不符合苏联利益,所以苏联对我国采取了和平的手段。其实,从1950年之后,苏联为了增强东方阵营的实力,始终支持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合法席位,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

美国乌龙的影响

让所有人没有预料到的是,还有一个让印度不得不听从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国家—美国。但美国的支持其实是一个天大的乌龙。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苏矛盾加剧后,美国也燃起了拉拢中国的火焰,因此双方在60年代频繁释放友好信号,表示愿意友好往来。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两国关系迅速升温。此次访问虽然是秘密进行,但很快便被各国情报组织获悉,而此时印度虽然由于巴基斯坦问题与美国渐行渐远,但依然没有公开唱反调的实力,因此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对中国的态度,尤其是最敏感的让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问题。事实上,此时中美两国在某些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分歧,这也是中美没有公开建交的根本原因,美国企图通过反对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为交易砝码,迫使中国在原则问题上做出让步。

也正因如此,1971年10月的联合国大会上,美国联合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提出反对意见。但在9月16号的招待会上,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表态允许通过投票让中国合法进入联合国。同时表示给他们安理会的席位。这本来只是一句客套话,但却给印度释放了错误的信号,让他们认为美国与中国利益一致,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所以印度考虑到美国,只能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赞成。

不结盟运动组织的影响

第三世界对中国重返联合国无疑是支持的态度,那这和印度又有什么关系呢?中印建国时间差不多,但印度在历史上仅仅是一个地理代名词,从未形成过统一的国家。好步容易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次。看着眼前旷阔的疆土,尼赫鲁信心满满地喊出了那句:印度要做有声有色大国的辉煌口号!不过想做领头羊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世界上已经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存在,但这并不耽误印度人做第三世界领袖的大梦。

要做大佬,手下就要有小弟。南亚周边诸国被印度收拾了个遍,但显然南亚面积太小,战略位置也不够优越,以至于美苏的焦点压根没有投放在这里,这令印度心里很郁闷。它由此简单地认为是自己的小弟不够多的缘故,毕竟无论美苏,那可是领导着两大阵营的存在。环顾了世界一周后,印度发现世界上竟然还有两不管的区域。这些国家广泛地分布在亚非拉,于是印度开始有了不结盟运动的想法。

不得不说,从地缘政治层面上看,不结盟运动是成功。而且通过不结盟运动,印度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己做大佬的梦想,这也是为何后来他自信心爆棚,要和中国一决高下的根本原因。

不过,印度骨子里始终承载的是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思想,这与中国的睦邻友好的原则从一开始就背道而驰。在不结盟运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印度发现中国的影响力快要超越自己了,当然这种超越,只不过是印度人自己臆想的感受罢了。

在得知不结盟运动的国家大部分都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之后,印度不淡定了。但是小弟们纷纷投票,如果自己这个做老大的反驳,显然会失去民心,印度是不敢承担失去老大这个位置的风险的。

印度自身的影响

面对眼下大势所趋,印度如果想要稳固自己的地位,他就不能也不敢去对抗。原是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盟主,拥有着无限的风光,连美苏都试图收买,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利益,只是因为中印边境冲突,就使得自己的成果都白费了。

由于印度自己以及利用盟友而吞下私利的可耻行为,这样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组织,对这位所谓的的领袖早就怨声载道。印度的地位渐渐开始动摇,影响力大大减弱。这对于想要稳住自己的地位,保住自己第三世界老大的位置不利。

为此其开始尊重盟友的意向与诉求,所以对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件事给予了赞同,但是仅仅只是基于维持不结盟运动组织领袖的地位,强化自己的影响力,想要成为第三世界的主人,就必须得到成员国的认可。

而印度有自己的世界梦想—依靠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实现自己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美梦。与美苏之间周旋,成为世界新一级的力量体。靠自己的力量肯定远远不够的,唯有依靠盟友的集体力量。

同时对于中国上位,印度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为自己以后上位提前做铺垫。既能与中国搞好关系,又能给盟友做一个顺手人情,还能讨好大哥苏联,又能为自己的人脉积累加个筹码。因为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只要印度不主动挑衅,两国就能相安无事。

印度赞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行为达到了自己的多个目的,何乐而不为呢?既能挽回自己的地位,又能交好中国。还能体现是苏联和美国的忠诚小弟,又为自己的野心准备人脉积累。这样就能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保住自己的地区霸主地位,以及不结盟运动的组织影响力。

中国方面的影响

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的实力。抗美援朝战争,面对好朋友朝鲜受到的侵略,中国毅然派兵帮助越南抗击美军,最终令美军深陷越南战场,来不及抽身离开。

中国在几次战争中的英勇行为,改变了世界格局,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是一个超级大国。最终证明了新中国有重返联合国,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实力,正是因为全世界认识到中国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认为世界事务离不开中国的意见与态度,最终中国才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这个国际组织能在全球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保持大国一致原则。如果因为缺乏中国这个东亚领导者的参与,就会缺少必要的一环,他们只能在东亚以外的其它地方达成一致,在东亚这块地盘联合国是不能完全做主的。

简单来说,就是当中美苏英法五个大国,意见达成一致是,全球所有的事基本上都能解决,也就能维持正常的国际秩序。如果到了1971年,新中国还不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那么联合国的权威性就会大大降低,如果联合国要想保持住自己的影响力与地位,就必须接纳中国,这是毋庸置疑的。

结语

中国重返联合国可谓是经历了千难万险、越过了重重阻碍,但是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并且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方向,最终实现了成功。在祖国孕育成长下的我们也应该有这种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在面对风雨和挫折的时候不被打倒、砥砺前行!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对印度为我国重返联合国投赞成票这个举动的困惑都烟消云散了吧,有没有为之震撼呢?那你的想法留在评论区下面吧!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