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寻一种更好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贵州省小学语文乡村名师田桃工作室于2017年11月30日在绥阳县思源实验学校开展了同课异构为主题的活动。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以<<伯牙绝弦>>为课题,分别由工作室成员谢辉、吴陆玲和罗璐三位老师执教,观摩的教师有名师工作室顾问、成员、学员以及绥阳县思源实验学校小学语文教师。
同课异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风格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没有对与错,没有好与坏。三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较好地展示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使听课者真正感受到语文教学艺术的魅力。
有人曾说过: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则使人感受,新课标提出: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文言文同古诗文有相近之处,教学时指导朗读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利于学生较好的感悟到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谢辉老师教学时,先安排学生自己读,感受一下,学生纷纷表示难读。谢辉老师接着出示划好断句的原文,并用他那富有磁性的男音进行了范读课文。他那浑厚的富有磁性的声音一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让学生突然感到,文言文原来也可以读得如此之美。
罗璐老师引导学生对文本所体现的情感挖掘得很充分。文眼抓得到位。这个故事之所以千古流传,正是由于伯牙与子期之间这种超越常人的深厚情谊,正是伯牙为知己的破琴绝弦的举动才让世人深深地震撼,它给予人们很深的启迪。这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挖掘一方面可以弘扬中华文化的魄力,同时,也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也是对这种感情的诠释。作为现代人,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变化,知音死,就终生不复鼓,现代人没人能做到,特别是对小孩子来说,是很难理解这种感情的,正如罗老师都在教学中提问道伯牙是一位琴师,失去琴就等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东西,他为什么要破琴绝弦呢?这其实也是学生们最困惑的地方。
指导学生轻松地读懂文言文,并且自己能够阅读,这是培养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关键。课堂上,吴陆玲老师注重了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的能力,语言学习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休,训练有效,按注释理解课文,抓重点词,朗读等,引导学生理解哉,兮,善等字。
下午一点半,参加此次活动的所有老师齐聚思源实验学校行政会议室进行评课议课,首先由思源实验学校校长、工作室顾问方均作指性讲话。随后工作室成员、学员立足于课堂教学,着眼于问题解决,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研究、分析、解决课堂存在的一些真实问题,分别由谷元利、刘兰玉、陈进荣三位老师就同课异构的三节课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活动,使教师在不断地思想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达成最优化的教学,从而提升上课、听课老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最后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田桃和工作室学员卢燕飞分别作了《基于源生课堂——设计教学目标》和《在教学实践中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理念》的专题讲座。(罗勇 )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