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26岁。
那年我工作了4年,周围的同事都是80后,基本都买房了。眼看着房价一路上涨,我也在迟疑是否需要买房。
很多人跟我说,现在咬牙买房,可能早两年房贷压力比较大,后面薪资上去后,就很轻松,如果现在不买,以后根本就上不了车。
我看了看周围80后的同事确实是这样的状况,早几年3000多的房贷压力他们很痛苦,现在万余的薪资对于房贷已经很轻松了。
可能是环境带来的买房焦虑,可能是一些前辈的经验案例,最后我还是咬牙上车了。
///
2018年买房小白的坑
2018年4月,经过和家里的协商,我下载了头部几家中介的app,开始看房子。
因为没有车,而期房大多都比较远,我就把买房目标放在二手房上。
准备买房后,我知道了很多新的名词,满五唯一、满二唯一、契税、个税、增值税等等房子相关的词汇,也查了很多资料,问了买过房的人这些名词背后的含义(象征的费用)。
自认为做了很多充足的准备后,找了中介P(爸爸朋友的女婿,后面会提到买房真的不要找这种熟人),开始了陆陆续续的看房日子。
因为是女性买房,对于舒适和安保问题是选房的主要点。因为没有车,交通也需要在地铁边,这样出行会方便。
2018年7月,我看中了现在住了4年多的家。
虽然并不大,就60平,但作为女性,这样面积的房子,简简单单也很温馨。
我自认为对于买房,还是很认真的,也做足了很多功课。但是真正到了实操环节,外行的永远还是外行。
7月2日,中介P给我约了原房东面谈,和房东在价格上进行了协商确定,因为房子是满二唯一,需要额外支付契税和个税共2个点,加上房子总价需245万。
想想一直在涨的房价,我怕以后更买不到合心意的房子,最终还是确定了下来,当天签了订金合同(订金50000)。
7月5日,中介P让我提供了收入证明、无房证明、身份证户口本、单身具结书等等信息,并告诉我,因为房屋交易非常火热,后续公司对于中介费用价格会有浮动,需要先转中介费。
P提前要求转中介费的理由
P在言语中说的很诚恳,基于熟人滤镜,甚至连中介协议都没有签,我就将中介费转给了P。
7月18日,P通知我早上正式签购房合同(网签),并告知我当天需要打首付款及缴纳税费,因为P提前告知过首付款的事情,当天我将首付款打到监管账户。
但是对于税费我产生了疑惑,之前在网上各类繁杂的信息中,我了解到税费是过户时缴纳。
当时首付已经付了70多万,掏空家里所有资金,税费的钱我打算在过户前凑到。
P对于缴税的解释
当下我就打电话和P说明了具体情况,P告诉我因为大家是熟人,有忙肯定会帮。会帮我去特殊申请,延后缴纳。
那时我天真地觉得,找熟人办事就是好说话一些。
7月19日下午,在P的指导下,我去银行办理了按揭。
向银行借160多万,对我来说这大概是除了高考外,人生最大的事情了。
2018年的网络信息也没有现在那么发达,没有小红薯科普,没有某音达人介绍,基于对熟人滤镜的信任,办理按揭时候我整个人都是听着P的流程走的。
7月24日,P告诉我,因为现在买房的人太多了,加上我只是最基本的3层首付,需要贷款的金额也大,银行放贷很难,会面临审批不通过的危险。
我当下就咨询P有什么解决办法,P转了他和银行放贷工作人员J的聊天记录,告诉我需要购买产品后才能办理贷款。
P和银行放贷工作人员J聊天记录
头一次接触大额买卖交易的我,当时整个就懵圈了,目前首付也付了,所有流程都在中途,我也不想在这环节出问题。
最后在P的劝说下同意购买近6000元的产品,并将费用转给了J。
当时我想,既然是人民币珍藏版,后续便宜点出手也能回个几千的钱。
果然,7月25日,贷款审批就通过了。
7月30日,P通知我说卖家(原房东)已经做了房屋解压,后续就可以安排过户事宜。
7月31日,在P的催促下,我将税费转给了P。
和P的转税聊天记录
8月6日,我追问P什么时候安排过户,P回复了一些特殊情况问题,其实我当时完全没理解,在我眼里主要就是确定了下上面说到的过户时间。
P关于过户时间的解答
8月15日,经过近10天的等待,房子终于过户完成。
中间P推了我银行放贷工作人员J的微信,让我后续追踪贷款合同的事情。
这时我也反应过来,银行贷款合同一直还未给我,我满心满眼也就只有房子的交接事宜。
9月3日,银行放贷。
9月5日,我自己去拿了产证。
拿到产证的那一刻我还是有点飘忽,这个红本本确实给我很不一样的感觉,这是我的家,我头一次切实的感觉到我买房了。
9月7日,我和原房东完成了房屋正式交接。
9月18日,在J的提醒下,我前往贷款银行领到了合同。
以为能转手卖赚几千的人民币产品也在J的话语中,变成了虚无缥缈的保险产品。
当时整个买房过程已经很心累了,一切都能顺顺利利就很好了,我也没有具体去追究这个产品是否真的购买了,我满心地只想快点结束这个繁琐的买房史。
J对于银行产品的答复
至此,整个买房流程算是完成了,至少对于2018年的我来说,已经告一段落。
///
其实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我也不是傻子,我已经感受到了P很多言语不实的地方,还有J对于产品前后变化语焉不详之处。
对于普通人的我来说,这次买房经历真的太累了,已经不想去深究背后的一些事项。
直到如今,我都后悔当时选了一个所谓熟人的中介,同样都是支付中介费,就应该选择大牌正规中介,所有事情都公事公办。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熟人都值得你交付信任的。
我要感谢自己没删微信聊天记录的习惯,在2022年的我来看,这个买房过程真的太蠢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自己看的太少,想的也太少,对于房地产毫无了解,只是跟风就上车的决定真的太草率了。
因为当时犯的错,直到2022年卖房时候,我还继续承受着很多后续问题,包括银行贷款合同里面的坑(后续卖房会说到)。
///
2018年-2022年的经历(焦虑症患者的自救)
2022年,我,30岁。
其实这4年房子住得很好,为什么会想到卖房呢?
///
买房后,因为是最低3层首付,加上买房时候上浮的利率(当时基准4.95%加15%上浮利率),我每月的月供达到近万元,对于我当时的薪资情况是:刚好够付房贷,生活水平最低标准,磕磕绊绊的也能过活。
我放弃了以前去美容院保养护理的习惯,放弃了时常出去旅游的爱好,我畅想着几年后薪资水平提升,生活一切越来越好的日子。
那时,我觉得熬一熬没关系的,一切都会慢慢过去,我还年轻。
然而,生活不可能如你想象的那样美好。
2018年11月,因为公司新项目的成立,对于新项目的不确定性,工作一下子变得非常繁忙,常常加班到11点多。
对于新项目涉及的领域,我边摸索、边学习,希望能做到更好。但新项目的前景未知,公司给到的目标压力增大,伴随着加班、掉发、失眠,一切不好的事情好像都接踵而来。
前往地铁末班车的路上,我也不知道奔跑过多少次。
我时常在空荡荡的地铁中发呆,想着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
///
2019年3月1日,我知道了一个新词:惊恐发作。
原本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周五早晨,我突然感觉异常的胸闷难受,呼吸越来越急促,手脚发软,不停地忽冷忽热,冷汗直流,感觉自己下一刻就要窒息过去。
短短的十几分钟,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次濒临死亡的痛苦。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我的身体告诉我不对劲了。早上直接请假去医院,其实去医院的路上已经缓和了很多。
到医院,医生初步了解情况后,安排了心电图、抽血化验、胸部CT等等一些常规项目检查后,发现一切指标都是正常。
但还有些乏力的手脚却提醒我,身体确实哪里不对劲,最后医生建议我去神经科看看。
神经科医生看了我的检查单,让我去做了脑部CT,数值也是一切正常。经过了解我的近况,医生初步评估,给出了诊断: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也称为急性焦虑发作,这是一种心理精神疾病,典型的表现就是我经历的这一次症状。
听到这个诊断对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自认为自己一直都乐天性格,即使有很多困难或者不如意,我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慢慢的日子也都能变好,我不认为自己是会得心理精神疾病的那一类人。
医生建议我配合药物治疗,但是被我拒绝了。
虽然现代人常常嘴上挂着我好焦虑啊,但是我从没想过我是会得焦虑症的人,老实说我还没有从这个消息中缓过来,如果真的开始吃药了,就好像完全承认自己有精神障碍,这是我没法接受的事情。
///
2019年5月17日,公司体检。
在这次体检中,我又碰到了让我无法接受的事情,也间接让我接受了药物治疗的事实。
测试视力时,和往常一样在测视仪上集中精力看仪器中那个图形,慢慢等着图形变换。而我,在集中精神观看的时候,头部忍不住轻微颤抖。
检查医生提醒我头部不要动,但是我控制不住!越想让头部不动,越控制不住的抖动。
检查结束后,医生建议我去看下神经科门诊,可以确认下是否头部神经方面出了问题,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早知道早点治疗。
听到神经科这几个词,我心里瞬间就发凉了。
经过好几天的辗转反侧,最后我还是去了神经科,回去的路上带着氟西汀胶囊搭配维生素B12。
9月20日,在经过高强度的一周工作后,我又惊恐发作了。
惊恐发作的过程真的太痛苦,又是一次濒临死亡的错觉。经过医生的开解,我决定放弃现在的工作。
虽然不是全部原因,但是因为追求完美的性格,目前的工作给予的压力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诱因。
通过一场焦虑症,我知道自己身心难受是最重要的事,远比什么前途工作更重要,我知道撑不住了要承认和放弃,远比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更好。
///
自我放假到国庆后,我找了新工作,新工作虽然上升空间很小,但是工作压力小了很多,我也开始了焦虑症的自救过程。
常常出去大自然走走,看关于缓解焦虑症的书,生活一切都慢下来了。
新工作的薪资对于房贷也很友好,我感觉生活一切都和我向往着那样发展。
然后,2020年初,疫情来了。
疫情刚来时,所有人都觉得很快就能过去,病毒最多活不过2020年的夏天。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谁都没有想到戴口罩的日子一戴就是3年。
每次都觉得当年是最难过的一年,过了那年就好了,但一直到2022年,日子是越来越难了。
公司受到影响越来越大,2022年减薪、裁员比比皆是,适应岗位也越来越少,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过的艰难。
虽然没有被裁员,但是确实也是被减薪人员中的一份子。
我畅想的美好生活没有如期而至,疫情的反复,让我的职业生涯越走越窄。
终归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对于2018年还觉得可以接受的房贷,2022年的我已经无法承受了。
常常忍不住思考会不会面临断供的危险,我不知道后面我的职业道路要怎么走,可能是恐惧,不安或者紧张各种因素的堆积,惊恐发作又复发了。
我已经明白撑不住了要承认和放弃,焦虑症的复发时刻影响着我的生活,无论怎么心里上放松安慰自己,事实就是事实,如果能随意自我控制,就不是精神上的疾病了。
///
2022年卖房的经历(进行中)
在2022年的中秋,经过和家人商量,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卖房了。
说我逃避也好,抗压能力差也行,我也想不好过两年会不会后悔,但是决定卖房后,一下子真的轻松了点。
9月18日,找了大牌中介签了委托售房协议,来家中拍照两天后,在APP上看到了自己房屋出售的信息。
目前的市场环境是真的不好,期间房价一直再降,已经比我2018年购买价格低了40多万。因为是诚心想出售,我也根据小区成交情况下调了两次价格。
期间陆陆续续也有人来看房,为了保持房子最好的状态,我开始每天认真的打扫卫生,将所有东西整理归纳的生活。
看着一波又一波的陌生人来来往往,我由衷的希望房子能尽快卖出去,房贷好像一个巨大的牢笼,深深的将我困在其中,我渴望早日脱离这个牢笼。
10月16日,是幸运的一天,有2个中介说有客户意向购房,想约面谈。
我了解了下买方的情况,优先选择全款的买家,毕竟每月近万的房贷也是不小的一笔钱,能早日走完流程是最好的。
因为买房时候吃过太多的亏,卖的时候我保持着谨慎更谨慎的精神。
比如中介说我的房子虽然没有满5年,因为亏本卖也不需要税费,我就去专门了解了政策。
和买家面谈当天,买家也付了订金,一切都发展地很顺利。
我也看到了关于中介费用交付的协议,反思2018年自己买房时地草率,又一次的后悔自己找了所谓熟人。
那时,我想10月可能是我最顺利的一个月了。
///
直到网签合同后,需要我预约银行进行提前还贷申请,又一轮痛苦经历开始了。
我万万没想到,原来我买房时候踩的坑远远还没结束,它会一直伴随着到卖房的时候。
首先,我在整理之前购房合同档案的时候,看到我居然签过一个协议是:答应当时卖我房子的原房东用我的首付去解压,我想不起来我当时是否有很认真的看过这个协议,即使我当时认真看了,估计也看不懂。
至少我现在看懂了,这么重要的事情P居然也没有特别和我说过,虽然购房过程一切都成功进行了,但是我觉得当时的我至少应该有知情权,对于一个外行人,很多协议如果没有中介明确说明,真的看过也等于白看。
而这次我卖房,也和买家签订协议用他的房款进行还贷解压,当然相应的减少了他的购房费用,这些都是我放在明面上和买家协商好的。
(关于是否允许卖家用你的购房款还贷解压,双方可以进行协商,前提买家必须要知道这件事情,买家在签协议的时候最好也看清楚,因为签的协议很多,这张纸很容易就混合在其中。)
其次,我发现我的银行贷款合同上面,关于提前还款事项:每次还款不小于50000元,提前30天申请,每年还贷次数为2次。这些都没什么,但有个附加条款是关于违约金:提前还款部分的六个月利息违约金,且上面没有写时间限制。
事实上我2018年9月18日才拿到贷款合同,之前完全不知道有违约金的事情,也从来没有人和我说违约金,无论是中介P还是银行工作人员J,都没有提起,只告诉我这是官方模板合同,我也不知道原来有些人的合同可以不用违约金。
我打了银行官方客服电话,客服告知都是以合同为准。
(在这里也告诉所有按揭买房的人员,在贷款合同上一定要了解清楚,不要中介或者银行说都是官方模板的协议就签字,不然后续还款会面临很多问题。)
我咬牙去问中介P,P已经把我拉黑了,电话也接不通。我爸向他朋友要说法,最后他朋友羞耻的说其实他女儿和女婿前年离婚了,因为女婿的人品真的有问题。
最后我只能去找银行工作人员J,好在J还在原银行,J告诉我说这是他们当时省行的规定,没有办法, 但是满3年就不收了。(目前还在预约中,我也不确定到时候要不要收违约金,如果要收的话,估计要5-6万)
J关于违约金的回复
回到正题,我在网签后开始跟银行预约还贷申请。
首先,支行预约还款电话我一直没打通过,只要打就是通话中。最后通过官方转接支行大堂,经理告诉我是因为还贷人太多,还贷工作人员一直不停歇的在给人接打电话所以打不通,让我多尝试下就好,我信了。
但是房子已经卖了,还贷电话一直打不进,我只能自己到支行现场办理。
想象中的支行现场应该是人群涌动,还贷申请排队要很久,我还特意请了一下午的假。
真实的情况:我是当时大堂唯一一个非工作人员。
我在还贷办理处说明了还贷申请,工作人员回复我今年还款额度已经全满,要排到明年也就是2023年的2-3月份。
晴天霹雳,我从没想过连给银行还钱都还需要排队,一排队就是3-4个月。
我已经卖房了,即使我可以等,我的买家也不可能等这个时间,而且网签合同都已经签署,协议上明确了相关时间。
为了这个事情,我前后反复跑了好几次贷款支行。
(为什么每次我要去现场,因为还贷电话真的打不通,我都开始怀疑银行是否对还贷电话做了特殊处理,只要工作时间打就是显示通话中。我有次特意去支行的还贷工作区打电话,没有听到任何电话声音,也没听到有人接打电话。)
每次工作人员只有千篇一律的,没办法、只能等审批等等官方说辞,甚至告诉我找任何部门都没用,银行的流程就是这样,这是银行上面的规定。
我不信邪,最后我打了官方客服、12345、银监会电话、各种我能想到的渠道全部都去反馈了一遍问题。
我的诉求也很简单:希望银行能让我在11月办理还款,并提前告知我还款时间。
也许投诉还是有点用的,如果目前卖房人员有碰到和我一样还贷难预约的问题,可以尝试我说的以上办法。
10月31日,银行和我说明天就可以还款了。
因为通知地太过突然,我一度怀疑自己听错了。
我第一时间和买家确定了打款时间,买家也很快答复我最快也要安排下周一打款,加上监管账户等流程,最快需要周三。
就这个情况我也很快反馈给银行,银行又告知我,已经通知了还款时间,如果延后来还的话不确定到时候是否有额度,很可能就没有额度,各种话语讲的很模棱两可。
我觉得我整个人又焦虑起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不确定下周能不能还款成功,不确定是否真的不需要违约金。
我不理解为什么还款这么一个感觉很小的事情,至少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应该不是一件大事,为什么可以引发那么多的波折。
今天11月3日,星期四,我在等待着下周的流程,具体情况我也不确定会如何。
///
洋洋洒洒的也写了6000多字,算是记录了我2018年小白买房踩过的坑及2022年卖房遇到的困难,也是一次真实的案例分享,感谢花时间看到现在的你。
普普通通的我,踩了很多很蠢的坑,无知确实也是我的过错。
很多文字比较流水叙述,无论是你是准备买房还是卖房,最好还是找正规大型中介,至少大型公司还是要点信誉的,别找所谓的熟人了,希望这篇文对你有点帮助。
买房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可以拥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只是我错估了30年房贷给予我的压力,我也错估了这个市场和社会。
还有未来永远也不知道会不会突然有新的疫情发生,你的行业会不会突然迎来寒冬,会不会突然职业生涯断裂,太多的不确定性。
如果你是单身的20多岁年轻女性,除非家里物资条件非常好,不然对于上车还是要谨慎更谨慎。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