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鲜花的舞台(这是一个没有掌声和鲜花的舞台)

抒情君 12

光荣的追寻

文/广电报记者 涂佃春

没有鲜花的舞台,

没有掌声的独白,

却用那紧握着粉笔的手,

让每一种颜色盛开。

教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学记》中: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

韩愈在《师说》里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是他们让我们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成长。

是他们胸藏文墨怀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

是他们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文化圣地,

让我们在那里听风看雨,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师者父母心。

他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像麦穗一样,挺拔向上,颗粒饱满;

他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是闪耀的星星,璀璨夺目,照亮静静的夜空。

他们用公平与善良、真挚与无私,

在我们清澄的眼睛里映照出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

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他们用生命的消逝,站成一棵树,在风中,抬头远望着我们展翅翱翔。

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师生之间的教与传,决定了身为人师的责与任。

一位出色的师者,总是能用闪亮的热心、爱心、耐心面对学生,用严谨和诗意善待教育与教学这个伟大的职业。

一位赤诚的师者,会用自己的殚精竭虑,换来学生考场上的一次次笃定;会用无数的关切,汇聚成照亮学生前行的光芒。

一位高尚的师者,是一面镜子,是一汪清泉,荡涤去尘埃,沉淀成智慧,成就博爱与宽广。

他们的开阔胸襟、灵动诗意、渊博学识引领着学生们的思想,塑造着学生的灵魂,雕琢着学生们的人生,成就着学生们的人格。

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国家长远的建设与发展也离不开教师。

所以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所以我国自古就形成了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在第33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广电报本期推出教师节特别策划《师者》,通过对7位身为师者的老师的深度访谈,了解他们作为师者的心路历程和从教心得,展现他们的师者情怀与爱的教育,以及他们光荣的追寻。

我们以我们的交谈和文字向他们致敬,也致敬时间在他们那里的未被辜负和希望的火种经由他们传递过来时还带着的热情。

师者 袁云开:良师三德 人沾教泽

Teachers Day

师者说:

袁云开老师说:教师是一份责任,不是混饭吃的工具,因此认真工作、爱护学生,这是身为教师的本分。

文/广电报记者 张辉

良师者,有三德也。学问深沉其一,严肃勤谨其二,春风化雨其三,三德俱备者,良师也。

世事无常,熙攘聒噪间,倏忽几十载而已。为师者若是良师,为人者若逢良师,则可得涤荡世界、澄明无忧也。

袁老师为人从教,三德皆欣欣然也。

(袁老师在翻阅资料)

生逢乱世,往事成殇

1927年,袁云开老师出生在阳谷县半街楼镇的袁家大院。袁老师的祖上曾经有很大的家业,但是到了他祖父这一辈,则开始衰落。

祖父好读书但嗜酒,交游广泛、出手阔绰,因此他天南海北都有朋友,很多朋友都为他的豪爽而来,有很多借了钱便扬长而去,并不会还,于是祖父就不停地卖地、当家产,眼看家财将要耗尽,地产也快要卖光,最后在本家长辈的主持下,只好以分家保全全家人的生存。

1934年,7岁的袁老师开始在镇上读小学,3年以后又到离家不远的安乐镇上高小,读了不到一年,日本人入侵,袁老师一家开始了四处跑反的生活。期间祖父因惊吓而去世,父亲被残酷迫害,宅地被强占,欲诉无门的境地,让袁老师在童年时期就牢牢记住了四个字:国仇家恨。至今说起往事,袁老师依然声泪俱下,难以自已。

后来他们搬到离开家乡30里外的三支王村,袁老师在那里读了私塾。私塾先生是清末拔贡,曾经做过湖北某县的县长,满腹经纶,又温文尔雅,袁老师后来的教学与研究皆受益于这3年私塾所铺垫的坚实古文功底。后来袁老师辗转来到济南求学,高小尚未毕业的他凭借出色的作文被高中录取,1948年,袁老师投奔在青岛教书的叔叔,于是有机会参加了青岛的教员培训班,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于1949年底只身一人来到临沂。

那年袁老师22岁。

王桥小学,

生活随笔作文法

袁老师来到临沂后,先被分配到南关小学当老师。

袁老师说,当时学校虽小,但是同事个个都经历不凡、身怀绝技,给人藏龙卧虎之感。比如和袁老师对桌办公的是国民党时期的资深女记者,他视为长辈,便毫不客气地拉开她的抽屉,看她的日记和旧作,果然出手不凡。

由于生活不便,袁老师又被调去王桥小学。

王桥小学当时只有一个三年级班,五年级只有5个学生。三年级的班主任冯老师告袁老师,要想把班办起来,只能自己去找学生。

于是,生性腼腆、跟人说话都要脸红的袁老师不得不硬着头皮打听周围的适龄学生并跑到人家去做动员工作,通常是坐在人家炕头上,向他们解释上学的各种好处。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态度诚恳,不像坏人,所以周围几个村的二十几户人家,最后都把孩子送来上学。学生们小的15岁,大的竟然到了二十三四岁,比袁老师还大,而且有一个已有了两个孩子。

学生年龄参差不齐,循着课本教不是好办法。于是博览群书的袁老师群常常丢开课本东拉西扯,这样居然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对于大多数学生都犯愁的作文,袁老师则创造了生活随笔作文法,即让学生将随时处处所见、所感动随时动笔写出来,袁老师提倡用毛笔写,他还亲自给学生们装订作文本,并设计封面。

渐渐地,学生们便感觉素材取之不尽了,不少孩子迷上写作,很快每人都写了好几本。

一次地区教育局长马培卿骑马下乡巡访,看见了学生们的生活随笔,不但封面设计精美,而且内容丰富多彩,尤其袁老师认真为他们所做的批注、指导,他马上觉得袁老师教小学实在大材小用,于是决定将他调到临沂师范工作。

(袁开云年轻时期)

岁月蹉跎后的春天

当时,整个临沂地区都没有高中,临沂师范算是临沂的最高学府。

在临沂师范,袁老师教语文课,师生水平都高,袁老师如鱼得水,学生们学得开心,袁老师也教得顺手。

但是很快,运动便接踵而至,由于出身不好,1957年,袁老师是临沂师范第一批被确定为右派的7个人之一。

袁老师失去了上课的机会,但是由于他敏于行讷于言,诚实可靠,于是他成了学校的仓库保管员,这里保管着临沂师范几乎全部的家当,仓库保管员是大家对他人品的充分肯定,所以他乐观豁达地接受命运的安排,直到1978年他被完全甄别,才重又获得讲课的机会。

重登讲台,他像枯木逢春一样蓬勃地生发出生命的翠绿。

他上的课,比如《古代汉语》、写作等,对他来说,可以信手拈来,但是也有几门大家不愿上的,比如《现代汉语》、《形式逻辑》等,但他不愿挑挑拣拣,安排给他,他总是能认真地、非常出色近乎完美地完成。

讲《形式逻辑》之前,他说他将学校图书馆关于逻辑学的27本书全部借来,除了一本纯数理逻辑公式的书没读以外,其余26本他一本没拉全部读完,并做了几大本厚厚的笔记,于是这门被学生和老师看做最枯燥乏味的课程,让袁老师上成了风靡全校的趣味课,每当开课,座无虚席,很多别的系的同学都来旁听。《现代汉语》也是如此,他把全部内容讲完,还有段时间才能考试,于是他和学生们一起又把其中最难的部分讲解和学习了一遍,他还因此根据自己的研究印出了一本大家争相传阅的小册子——《现代汉语中易错易混的问题》。

上课之前,他总是跟学生们说:这个课程比较难,咱们一起学!但是随着袁老师讲课的深入,大家总是能渐入佳境、如痴如醉。袁老师回忆说,学生们对学习都如饥似渴,非常认真,对老师也非常尊重,这是当老师的幸运啊。

因为他的渊博学识,他应邀完成了《汉语大词典》中12万字的编纂与修订工作,在3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了曲师和山东大学的图书馆,以至和管理员成了好朋友。

(袁开云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后排右一为袁老师的长女袁缜)

春风桃李,良师三德

2018年5月,临沂师范78级中文系同学毕业40周年聚会,91岁的袁老师应邀出席,活动结束,他非要将学生一一送走他再离开。学生们面对自己崇敬又如此谦卑的老师,个个都热泪盈眶,自然是没有答应他这么过分的要求,而是先把他送回了家。

其实他平时一直就是这么对待每一位学生的,他从来都是以欣赏、赞许、疼爱的眼光看学生,虽然在学习上对他们要求严格、毫不马虎,但是学生还是觉袁老师可敬、可爱、可亲。

学生们将师爱如海4个字赠给他。爱,正是袁老师从教一生的光辉写照。

退休以后的袁老师每天忙碌,读书、写书、摘抄、整理,每日不辍,即使已经91岁高龄,即使不慎摔伤缝了针,他也没有停歇过。

每次去袁老师那里,他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作或者在写字,看到他堆放整齐的20本正楷手写书稿、琐事备忘本、来往账目本、名言录等,总是能让人获得触及灵魂的震动与震撼。不教一日闲过,这就是袁老师的日常!

如今袁老师与大女儿袁缜同住,一日三餐,嘘寒问暖,没有一处不周全,没有一点不周到。袁缜说她每天像呵护宝贝一样呵护着袁老师,恐怕他有个闪失。袁老师的其他两个孩子也孝顺、周密。袁老师自己也非常注意养生,他和他的学生李聚五有60多年的师生情谊,至今书来信往,除了互相谈论学术问题,其余便互通养生信息,如今袁老师除了耳背,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虽然每天读书,但是他的眼睛一点也不花。

苦尽甘来的袁老师,让生命之花尽情地、灿烂地绽放着。

良师三德,人沾教泽。

袁老师慈悲、端正、严谨、广博、内敛与谦卑的态度,以及他要将潜力发挥到极致,将生命延续到极致的坚韧,都让他无愧良师之名。

■ ■■■■

(袁老师的摘抄)

(袁老师参编的《汉语大词典》)

(袁老师所抄写的《民谟诗》)

(袁老师的新目标)

师者 丁培昌: 无限风光 还凭一念

师者说:师道尊严,首先是教师有德行有坚守,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接受你的教育,接纳你的思想。

文/广电报记者 张辉

时间,会带走跌宕往事,会带走青春芳华,会带走成败荣辱与恩怨情仇,唯独不能带走的,是一个人身上正直的品格与闪光的德行。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他的德行就是学生的人生星火,他会让那些曾受教于他的学生即使经历最黑暗的夜晚时也能因为得到照耀、感到温暖而不失去方向和放弃本真。

丁培昌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教师,他的故事要从他的家教与家风、坚持与坚守说起……

家教与家风 一生精神的底色

丁培昌老师1932年出生于江苏沛县张庄镇潘庄村。时代的原因,他上了一辈子学,最后就只有一张大学毕业证。

丁老师的小学阶段正逢抗战爆发,丁老师的父亲家教颇严,为了不让孩子受到当时社会风气污染,他甚至不允许家里的青年子弟到镇上去赶集。他还专门请了先生在家里教学,丁老师人生的起点就在父亲的觉悟中获得警醒的。

(学生时代的丁培昌)

丁老师至今犹记得自己的父亲无数次教育本家子弟的那些话:读书是为了知礼,不是为了做官;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很简单,当时他经常用很通俗的话来教育他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理: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不变形。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要有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出声的骨气。

这些简单又有力量的信条,后来便成为丁培昌老师一生践行的人生格言。也是因为有这些信条的引导,让他一生保持着坦荡的胸怀和正直的品格。

后来丁老师在徐州读了两年初中两年高中,高中未毕业即从教,后又随同学转到菏泽,在成武县六区担任小学教员、扫盲校长,1953年考上山东政治学校,才终于拿到大学毕业证。虽然每个学段都未学完,但升学从未落过榜。

初来临沂

1953年暑假,调整后的高校开始招生,但是当时并没有那么多高中毕业生,所以国家就从在职干部中选拔合适的人才通过考试进入大学。

丁老师是当时成武县考上的3个人选之一,只有他一人进入山东政治学校学习。

两年后,为支援沂蒙教育事业,1955年,丁老师分配到临沂师范,后因大店师范代政治课的校长受伤,于是他便又被派去了大店师范教学。

夜深沉,心乃烛火

1957年,丁培昌老师才终于正式回到临沂师范。

临沂师范当时一个年级6个班,共18个班,但是教职员工不足百人。人虽不多,但成分复杂,从反右到文革,每次运动都是重点单位。

丁老师为人正直,实事求是,不浮夸、不虚妄,讲课生动、旁征博引,又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学生,所以即使在那个运动不断的特殊年代,他也广受学生的爱戴与尊重,从未受过冲击。

(上世纪60年代丁培昌在青岛)

当有人在校内发动不起来,又给他曾经教过的学生写信要求学生们揭发他的问题的时候,有的学生偷偷来告诉他让他小心点,他知道后很淡然,既没有生气也没有恐慌,只是诚恳地对学生说:你们有意见尽管提。

但是学生们说:我们没感到有什么。有的人翻烂了您的讲课笔记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丁老师用他的正直与不妥协点燃暗夜的烛火,可能只照亮一小片地方,但是却给学生们的心灵照进了一缕曙光。

丁老师从临沂师范4级开始教,一直教到14级。他说:他非常感恩同学的尊重和关爱,特别称赞同学们实事求是的精神。

迎来新时代

由于个性耿直,不屈从于世事,1971年,丁老师从临沂师范被调到费县师范,1973年,丁老师又从费县师范调到了商校。

当时临沂师范的学生们一致要求丁老师再回到临沂师范,丁老师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在了商校。

(丁培昌一家人的合照)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一个时代也随之结束,丁老师也迎来了一个属于他的崭新时代。由于工作需要,临沂地区教育局便把他调入教研室。后来丁老师编写的《中学政治课教材教法》一书,《山东教育》誉称填补了该科教法的空白,并荣获山东省1981年—1983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还被山东省教育厅指定为全省师专、教育学院政治专业培训试用教材,后此书又多次重版。

新的时代充分发挥人的潜质,一扫欲干不能,欲罢不忍的阴霾,什么事都干到极致。作为教师职位,他由小学教师发展到中专教师,职称为高级教师,还被评为特级教师;荣誉称号为地区模范教师,直至省级园丁称号;作为领导职位,由管辖几个乡的扫盲校长,发展到管辖十几个县区的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而且还创造了全省先进教研室称号。

作为知识分子,由小知识分子通过大学深造变成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大知识分子,而且被评为临沂地区有特殊贡献的知识分子。作为党员,不仅屡屡被评为地直机关模范党员,还出席中共山东省第五次党代会代表。 作为干部人才,被评为临沂地区首届拨尖人才。

上述种种极致的闪光,是根植内心善良愿望的显现,是自强理念指导下勇于拼搏的结果,是一种不惧邪恶、坚持独立思考人格魅力的再现。

人生的无限风光,还需与内心的一缕光明相互映照才能散发出光彩,丁老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格,让教师这个称谓闪耀着光芒。

师者 钱勤来:睿智广博 精神导师

文/王兆军

人生路上,熙熙攘攘,认识的人也不算少,而让我始终保持尊敬和友谊的,并不是很多。钱勤来先生是为数不多的一位,时间长达30多年,虽然联系时有疏密,但不曾有过中断。

初次见面便印象深刻

第一次见钱老师是在1978年初。当时他在临沂教育学院任教,虽然没有直接教过我,但我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

头年里,我参加了高考,并以优异成绩被复旦录取。这消息是我中学同学杨文法最先告诉我的,当时他在临沂地区教育局工作,得知录取名单后,他第一时间跑去太平公社告诉我,当时我正带领一支青年突击队在东张屯和八间屋之间那片黑土地上挖排水渠呢。

于是我就跟杨文法去了临沂城里,一起去拜访了钱老师。钱老师是那年高考语文阅卷组的台柱。第一次见面,钱老师给我的印象是:热情,真诚,爱才,平易近人,抽烟多,身子单薄但腿脚灵活,声音有些沙哑,说话带了上海口音。他的客厅里摆着许多书和杂志,房间内烟雾缭绕,烟灰缸里满满的。

许多年后,钱老师都是以初次见面的那个形象出现在我的脑子里,没有变化。

待人接物保持平等的心态

按说,钱老师并非高大魁梧,也不曾故意显示先生的威严,为什么能给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我想,那是因为钱老师的诚恳和平等。

钱老师的待人接物一直保持着平等的心态,这很让人尊敬。像我这种出身底层的人,自尊心很是敏感,骨子里就有反对欺凌的意识,所以特别看重平等。钱老师的待人风格是一种教养,或者是经过文化培养过的美好天性。

后来,无论是上学期间还是工作以后,我还常去拜访他。在钱老师家吃过多次饭。他家的饭食不复杂,一碗米饭,一盘西红柿炒鸡蛋,最多加一个青菜,比四碟八碗吃得还舒服。钱老师说:饭吃饱了就好,咱们的会餐是文学,别在吃喝上耽误时间。

他的待客方式不仅符合上海人讲实惠的原则,也符合临沂人崇尚简朴的风格。素面朝天素面朝地,不必去学官场的豪华和商场的奢靡。总之,钱老师待人诚恳,不拿捏,宾至有如归家。

关于文学的真知灼见

仅有平易近人和热情诚恳,尚不足让人敬佩并保持深刻的友谊,我不能忘却的是和钱老师的那些关于文学的交谈。

钱老师很渊博,对古今中外文学史和重要作家作品,说起来如数家珍。在他那里,我能听到关于文学的真知灼见并以此摆脱乡愿式的庸俗,从而使自己尽可能站到文学的高端,竭力避免思想的平庸和小农式的自足。

他不止一次地告诫我,文学创作是面对人类的,即使一篇短文,也必须直面灵魂和真理,必须是心里流出来的热血,不能东张西望,不能怕谁谁看了不高兴。他以中外文学史阐述这样的道理:凡被人传颂的佳作都是心意和诗意的精致构成,如鲁迅先生所说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看到的是花草酿成的是蜂蜜。对我这个浸淫于乡间陋巷的人来说,不亚于醍醐灌顶。虽然我未能做得多么好,但钱老师的教诲,对我一生的写作都有指导意义,至少让我警惕那些形形色色的陷阱。

后来我陆续发表些小说散文,钱老师对我的每篇作品就给予充分注意。我的中篇小说《拂晓前的奔礼》之所以在临沂广为人知,和钱老师的介绍是分不开的。

桃李满天下

一个人能够让人终生难忘,要么曾经在困难时给过朋友非同寻常的物质帮助,让人度过生命的难关,要么曾经给人心灵上、良知上、学问上的重要启迪。对于文化领域讨生活的人,最重要的还是这种心灵的启迪。

钱老师教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在许多场合中,我都能听到钱老师的学生的声音。他们对钱老师的印象如我一样,渊博、平易、仁厚。当一个人的印象获得普遍的验证,就可以认知那个人到底怎样了。钱老师的风格是一贯的,并因此受到敬重。很多人有事就去找他帮忙,他都能设身处地为人考虑,也愿意助人,从没见他有过不耐烦或借故推辞,虚与委蛇。有些事办不成,不是因为他的书生气,而是事情太硬,文人的力度有所不及,这也是潮流使然。钱老师的学生中,很多人是优秀教师,有的当了干部,他却不曾因此四下里伸手,不利用学生营私利己,这也是他的美德。

因了以上这些,钱老师在我心中一直保持着美好的形象。

钱老师的女儿在上海读书,在上海工作,据说做得很成功。我想,这样的家风培养出来的儿女在当代社会一定具备精神的优势和交流的方便,谁都喜欢善意和真诚。

不久前重读钱老师、余润泽老师、王汝涛老师等合编的《太平广记选》,长者的风范像春风一样在我四周荡漾,我为有这些老师而感到幸福。

内容来源:临沂广播电视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