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_建设工程监理

抒情君 11

质量控制程序图:

工序质量控制程序框图:

原材料质量控制程序:

隐蔽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框图:

监理工作要点:

风管制作工程监控要点:

1. 风管制作工程监控要点

2.机械咬口预留尺寸(单位mm)

3.手工咬口预留尺寸(单位:mm)

4.焊枪焊嘴与被焊板材的倾角

5.有机玻璃钢风管法兰规格(单位:mm)

6.玻璃钢管与配件的壁厚(单位:mm)

7.风管制作质量检验标准(主控项目)

8.钢板风管板材厚度(单位:mm)

注:

1、螺旋风管的钢板厚度可适当减小10﹪~15﹪;

2、排烟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可按高压系统;

3、特殊除尘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暖通南社

4、不适用于地下人防和防火隔墙的预埋管。

9.高、中、低压系统不锈钢板风管板材厚度 (单位:mm)

10.中、低压系统铝板风管板材厚度(单位:mm)

11.中、低压系统硬氯聚乙烯圆形风管板材厚度(单位:mm)

12.中、低压系统硬氯聚乙烯矩形风管板材厚度(单位:mm)

13.中、低压系统有机玻璃钢风管板材厚度(单位:mm)

14.中、低压系统无机玻璃钢风管板材厚度(单位:mm)

15.中、低压系统无机玻璃钢风管玻璃纤维布厚度与层数(单位:mm)

16.金属圆形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单位:mm)

17.金属矩形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单位:mm)

18.硬氯聚乙烯圆形风管法兰规格(单位:mm)

19.硬氯聚乙烯矩风管法兰规格(单位:mm)

20.有机、无机玻璃钢风管法兰规格(单位:mm)

21.风管制作质量检验标准(一般项目)

22.圆形弯管曲率半径和最少节数

23.圆形风管无法兰连接形式

24.矩形风管无法兰连接形式

注:薄钢板法兰风管也可采用铆接法兰条连接的方法。暖通南社

25.圆形风管的芯管连接

26.焊缝形式及坡口

27.无机玻璃钢风管外形尺寸

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工程监控要点:

1.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工程监控要点

2.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质量检验标准(主控项目)

3.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质量检验标准(一般项目)

4.风口尺寸允许偏差(单位:mm)

风管系统安装工程监控要点:

1.风管系统安装工程监控要点

2.风管系统安装质量检验标准(主控项目)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工程监控要点:

1.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工程监控要点

2.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质量检验标准(主控项目)

3.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质量检验标准(一般项目)

4.通风机安装的允许偏差

5.除尘器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工程监控要点:

1.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工程监控要点

2.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主控项目)

3.制冷剂管道坡度、坡向

4.空调制冷系统安装质量检验标准(一般项目)

5.制冷设备与制冷附属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6.承插式焊接的铜管承口的扩口深度表(单位:mm)

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工程监控要点:

1.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工程监控要点

2.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质量检验标准(主控项目)

3.阀门压力持续时间

4.金属管道系统安装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一般项目)

5.管道焊接坡口形式和尺寸

6.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L为管道的有效长度(mm)。

7.钢塑复合管螺纹连接深度及紧固力矩

8.沟槽式连接管道的沟槽及支、吊架的间距

注:1、连接管端面应平整光滑、无毛刺;沟槽过深,应作为废品,不得使用。暖通南社

2、支、吊架不得支承在连接头上,水平管的任意两个连接头之间必须有支、吊架。

9.钢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

注:1、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2.0Mpa,不保温或保温材料密度不大于200㎏/m³的管道系统。2、L1用于保温管道,L2用于不保温管道。

防腐与绝热工程监控要点:

1.防腐与绝热工程监控要点

2.薄钢板油漆

3.空气洁净系统的油漆

4.风管保温材料厚度

注:Ⅰ区地区:齐齐哈尔、太原、呼和浩特、银川、西宁、兰州、伊宁、承德等地;Ⅱ区地区:哈尔滨、长春、沈阳、锦州、丹东、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地;Ⅲ区地区:青岛、南京、上海、广州等地。

5.石棉水泥配方

6.防腐与绝热质量检验标准(主控项目)

7.防腐与绝热质量检验标准(一般项目)

系统调试工程监控要点:

1.系统调试工程监控要点

2.系统调试质量检验标准(主控项目)

3.系统调试质量检验标准(一般项目)

监理方法及措施:

1、准备阶段

1.1、熟悉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图纸,参加图纸会审,提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尽量避免和减少因图纸问题而造成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的影响。

1.2、检查监理工作所使用的检测仪器、仪表、工具的完好性和准确性,检查检测设备工作的检定时间。

1.3、审查施工单位的建筑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使之有针对性、合理性、可行性。审核中的注意点:

1.3.1、进度计划应符合总进度计划,专业间交叉施工要妥善安排;

1.3.2、施工方法、技术组织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措施应全面、具体、合理地考虑;

1.3.3、施工中的材料、设备机械的需要量和供应计划应合理;

1.3.4、施工人员配置、各种劳动需要量计划应满足该项目的需要。

1.4、检查施工单位的特殊工种工人的上岗证(电焊工、电工等)。

1.5、审查施工单位的建筑通风和空调工程进度计划,要求与合同及工程总进度计划一致。

1.6、对进场的全部通风和空调工程材料、设备进行检查,检查产品合格证,质保书或技术说明书。按有关规定进行抽查,没有产品合格证和抽查不合格的设备、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施工阶段

2.1、通风和空调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图集、施工验收规范与标准、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操作规程,对建筑通风和空调工程的施工安装进行检查,检查安装的设备与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是否符合设计,安装的位置,标高是否正确,安装工艺是否合理,安装的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2.2、凡经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安装,均应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整改,达到要求。

2.3、隐蔽项目应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4、检查施工单位关键控制方案,预防措施的实施,保证施工过程按要求进行。

2.4.1、对选择的关键控制点,要跟踪检查控制,必要时建立质量跟踪档案。

2.4.2、对关键工序做好旁站监理及技术复核工作。

2.5、通风管道制作

2.5.1、检查进场板材质量、规格,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进行外观检查、测量检查。

2.5.2、检查进场通风管加工的设备质量。

2.5.3、检查通风管制作质量,按施工图纸、验收规范检查。

2.6、通风管道安装

2.6.1、检查进场的通风管调节设备质量、型号、规格,按设计图纸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产品型号、规格。

2.6.2、检查通风管道安装质量,按施工图纸、施工及验收规范检查。

2.7、通风设备安装

2.7.1、检查进场的通风设备质量、型号、规格,按设计图纸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型号、规格。

2.7.2、检查通风设备安装质量,按施工图纸施工及验收规范检查。

2.8、系统试运转及调试

2.8.1、要求施工单位提交系统试运转及调试的方案并对其进行审核。

2.8.2、单机试运转

单机运转前应先检查基础是否固定水平,减震器是否安装合理,机械的外表是否有较大的磨损,有必要时还要用手盘动转动部分,检查其转动情况。

水泵: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小于2小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运转中不应有异常振动和声响,各密封处不得泄漏,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滑动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轴封填料的温升应正常,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普通填料泄漏量不得大于35~60ml/h,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得大于10ml/h;

电动机的电流和功率不应超过额定值。

通风机:运转前盘动叶轮,应无卡阻和碰擦现象;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在额定转速下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h。试运转应无异常振动,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2.8.3、系统试运转及调试

系统无负荷联动试运转应在通风与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和风管系统漏风量测定合格后进行。主要包括如下项目:

通风机的风量、风压及转速的测定。通风与空调设备的风量、余压与风机转速的测定。

系统与风口的风量测定与调整。实测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通风机噪声的测定。

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前室静压的检测。

2.8.4、综合效能的测定与调整

通风与空调工程应在生产负荷下,由建设单位根据工程性质、工艺和设计的要求确定具体试验项目,做综合效能的测定与调整。空调系统综合效能试验可包括如下项目:

送、回风空气状态参数的测定与调整;

空调机组性能参数的测定与调整;

室内噪声的测定;

室内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的测定与调整;对气流有特殊要求的空调区域,做气流速度的测定。

3、验收阶段监理方法及措施

3.1、质量标准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规范》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执行。暖通南社

3.2、检查方法:检测和观察,监理工程师应对验收情况填写《平行检验记录》;

3.3、通风与空调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先行自检,合格后填写《报审、报验表》报送项目监理部。项目监理部安排人员根据施工单位的《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进行抽检,质量认定合格签返《报审、报验表》,不合格也签返《报审、报验表》并下发《监理通知单》要求其进行整改,整改完后重新报验。

监理工作目标值

1、总目标:合格。

2、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目标:满足设计文件和规范文件要求;满足功能和使用功能的需要。

工程质量通病及预控措施

1、矩形风管变形

1.1、现象:矩形风管的上、下表面下沉,两侧面向外凸,管段的两端成中间部分有明显变形。

1.2、预防措施:风管的板材厚度应按设计要求成固定标准的规定。风管四个角上应咬缝;凡边长大于或等于830和保温管边长大于或等于800,其管段长度在1.2以上,均应采取加固措施。

2、矩形风管扭曲

2.1、现象:把风管放在平板上检查,总有一个翘起。

2.2、预防措施:风管板材下料前必须严格方角,凹角用90度尺量;对缝时用木榫将两端和中间部位打紧,再将全长均匀地打实、打平;套法兰时应找正找平,使两端翻边尺寸达到一致。

3、矩形弯管的角度不准确

3.1、现象:等径弯管成不等径弯管的角度不准确或扭曲。

3.2、预防措施:展开片料应加折边及咬口缝的留量,其展开长度上还应留出角钢法兰的宽度及翻边量;两侧壁板及内侧外弧片料的两端应严格角方;弧形片卷制弧度要准确,不得有折线痕迹。

4、风管法兰不平整、扭曲

4.1、现象:法兰不平整,焊口错位,螺栓不重合。

4.2、预防措施:法兰下料必须正确,法兰焊接先点焊后满焊;螺孔间距不大于150,螺孔直径比螺栓直径大1.5。

5、风机的减振器受力不均

5.1、现象:减振器压缩高度不一致,风机静态时倾斜,运转时摆动。

5.2、预防措施:调整同规格的减振器自由高度,使其相等;调整弹簧减振器的弹簧中心线水平面使其垂直和同心;合理选择减振器的规格尺寸;合理布置减振器的重心,防止位置偏移。

6、风阀安装的位置不正确

6.1、现象:风阀安装后手柄无法操作,甚至影响使用。

6.2、预防措施:所有风阀的手柄必须放置在便于操作的部位,应在订货单上注明手柄的位置(在大面还是在小面上);拉链阀的拉链固立点应在送风口及排风口的位置附近;保温风阀的操作部位应在保温层的外面,保温层不得覆盖操作手柄。

7、风口安装的方法不正确,边接处漏风

7.1、现象:送入房间的风量不足,送风量漏到平顶内,浪费能源。

7.2、预防措施:百叶或风口安装在支管端部,支管必须到位,若支管不到位时,应制作一般规格与此同时支管相同的短管,套在支管上结束合处,用自攻螺丝固定,并用密封胶封严;散流器的上口必须有调节螺栓,使其紧贴吊顶。

8、风管的吊架不符合要求

8.1、现象:吊杆圆钢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少;大型风管吊架的托底角钢规格小,受力后变形;风管吊架不垂直双吊杆不平行。

8.2、预防措施:圆钢吊杆搭接焊时,其搭接长度为吊杆直径的6倍,并在焊接的两侧满焊,托底角钢的规格应大于风管法兰的用料规格,承受风管重量后中间不得发生弯曲变形;吊、支架的预埋及胀锚螺栓的位置应根据风管的直径来确定。

9、风管的密封垫片及风管连接不符合要求

9.1、现象:风管法兰连接处漏风,风管系统的噪声增大。

9.2预防措施:通风、空调系统选用的法兰垫片材质必须符合要求; 法兰垫片凸入风管内;法兰的周边螺栓压紧程度一致。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暖通南社整理编辑。本文参考GB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最新版本是2016版。尽管如此,仍具有参考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