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看见大侄女发的朋友圈,正在努力为中考做准备的她,昨天复习了化学里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下面我简单举例,解释一下。
饱和溶液是针对某种溶剂中溶解某种溶质的程度, 是相对的。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溶剂量和温度。
一种溶剂还可以继续溶解某溶质, 叫做对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一种溶剂不可以继续溶解某溶质, 叫做对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我觉得这个我们人吃东西差不多。人饿了就要吃东西,饱了就不吃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饿了,那就是不饱和状态,然后吃东西,吃到七分饱,八分饱,九分饱都是不饱和状态,十分饱才是饱和状态。如果东西很好吃,有些人可能嘴馋会继续吃,那就不能溶解了,就会吐了!
简单点,就是我肚子饿了,吃一块面包,不够,吃了五块,还不饱和,吃到第八块,饱了,吃不下了,我饱和了。接着,只剩一块了,舍不得扔,想着吃了好收拾,于是把吃不下的那一块也吃了,接着就吐了!吐出来的就像溶剂饱和后不能溶解,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溶质。
接下来,说一说温度和溶剂量!
天气热了,或者运动后,我们吃的比平常要多;相反,天冷或者睡觉时,我们不想吃东西或吃的少。这就是温度的影响。
溶剂量也很简单,长期暴饮暴食的人,胃撑大了,比以前吃的多了,溶剂量增大了;而长期厌食的人,胃越来越小,溶剂量就减少了!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