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要爹的(宝宝需要爸爸的几个精彩理由)

抒情君 5

昨日看了一本书《刘墉家书》:作者介绍了自己在儿子的教育;女儿教育上的不同对待,以及在教育上的心路转变过程。让我也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之中。

刘墉年轻时候对待儿子的教育可以说非常严厉,学习争第一,事事争第一,在灯光与教鞭下,无休止的高压下他也创作了激励儿子的几部书《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的确他的儿子很优秀,成为了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他也从客观角度批评刘先生教育方法的得与失。后来刘先生有一个女儿,你猜怎么着。他变了。

是的,他变了。无为而治,快乐教育,收起了年轻时候的张牙舞爪,收起了为父则严,收起了不体罚,不责骂,不逼着写作业不逼着弹钢琴,刘先生给出的理由是他老了,动作迟缓了,心情平静了,处事圆滑了,学会了对生命的尊重,对孩子的态度也不同了。当然,结果是好的,孩子依然是第一。

刘先生可以为了带女儿去迪士尼乐园游玩而去向老师请假,老师也痛快地答应了,原因很简单老师说孩子成绩很好,请几天假没问题!也许孩子需要的是一个不剥夺孩子的少年岁月,是美,是爱,是开阔,是关怀,是尊重,能为孩子打开一扇窗户,能让她看到这个世界美丽的父亲吧。

联想到我自己,很惭愧,严父谈不上心太软,按照孩子母亲的说法就是爱拆台,陪伴少爱发无理之言,道理都懂,一看到成绩就上头,把我愤怒的小鸟充分地射向了孩子,孩子最终承受了学习的一切。

孩子很累,起早贪黑,孩子很苦,他们面对的未知比我们多得多。

80年代孩子的父亲只要是武术家就好,如今的孩子还需要一个学习心理学的父亲,这是一个大变局时代,这是一个物质为王的时代,孩子的精神需求很需要一个父亲温柔的对待。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