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自然历丨毒到不能碰的脑花
2022年1月18日 星期二 小寒第14天
湿冷的南方又到火锅旺季,脑花常常出现在食材中,经过沸腾的红油汤底终成经典美味,让人大饱口福。
而在湘东酃峰,除了火锅旁,幽暗湿润的山林也有机会找到脑花。每年春夏时节,酃峰保护区内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会生长出一种真菌,刚长出时虽谈不上可爱,却也和普通蘑菇一样软萌。可随着它们成熟,菌盖不仅逐渐粗糙,还高度扭曲形成密集褶皱,如同脑回和脑沟。整体一看,一株真菌俨然就是一个红褐色脑花,这就是鹿花菌。
鹿花菌生长的高峰季,酃峰上可能出现成群脑花,这场面想来还真有些瘆人。如果问这些脑在想什么,我认为很可能在想怎样下毒。
科研人员1968年从鹿花菌中分解出鹿花菌素。这种毒素能引起精神错乱、肌肉自发性收缩及眩晕、瞳孔放大演变至昏迷、循环性虚脱及呼吸停止等,最后导致肝肾衰竭或溶血而死亡。
在部分欧美国家,鹿花菌会作为特殊美食出售,而且卖鹿脑菌的店铺会写明Dont Touch,以防止人们随意触碰后引起中毒。明知如此剧毒为何还有买卖?正如河豚剧毒而味鲜,鹿花菌也是如此,总有人试图通过烹饪方法减轻其毒性。自然历君还是奉劝大家,不要以命尝鲜。
【小名片】
鹿花菌Gyromitra esculenta,平盘菌科鹿花菌属大型真菌。具菌柄和菌盖,菌盖近球形,表面微皱至高度扭曲呈脑状,初红褐色,后变为暗褐色至近黑褐色,有时略带灰褐色或紫褐色,内部中空,瓣片薄,脆骨质;菌柄白色至乳白色,有时带淡褐色或淡黄色;孢子椭圆形,透明,含2个小油滴。
春至夏初单生或群生于林中地上。干燥或者煮熟可除去鹿花菌中大多数鹿花菌素。
文/彭雅惠 图/陈作红 设计/陈琮元 智库/陈作红 特别支持/湖南省林业局
[责编:黄利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