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邕宁县志》记载,兹就当地日常交际,而定为固定之音者则有四,所谓官、平、土、白是也,自中原南迁者为官话,衍为平话,来自广东者为白话,余为土话。
从以上记载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说:南宁本地有四种交流语言,官话、平话、土话、白话。从北方中原迁来的人讲官话,后发展成平话,讲白话的人是广东人,剩下的讲土话。
最早将白话带到南宁的是粤商,明末清初之时,粤商沿西江逆江而上到广西各地经商。由于南宁的邕江连通珠江。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粤商到南宁经商。南宁现存的粤东会馆便是当时在南宁经商的粤商集资兴建,作为商会及同乡活动场所。在抗日战争前,南宁市讲白话的人不算多。抗战爆发后,随着广东的沦陷,大批广东人为避战乱来到南宁,白话影响力迅速扩大,使用人数及范围超过原有的平话,称为南宁市区的主流语言。而今日南宁讲白话之人也多为广东人后代。
位于南宁水街的粤东会馆
南宁市壮志路22号的粤东会馆
会馆简介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