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旸(关于时旸的简介)

抒情君 5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译文:尧帝就是上一段结尾处介绍的放勋。仁德分三种天仁、地仁、人仁尧帝达到了天仁,有比肩神明的智慧。接近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阳光般的温暖,远远望去他的动作飘逸的像白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暖男)。尧帝虽然富有但是他不傲慢,身份虽然尊贵但他不会疏远他人。

他在工作时戴着黄色冠冕,身着黑色朝服,出行则乘坐具有象征天子的四匹白马拉着的红色马车(这说明尧帝重视礼仪)。尧帝能巧妙地处理各种问题同时也不摆架子尊重他人,这样他就让自己的九族亲属团结和睦,尧帝做出了表率作用让自己的家族和睦团结,百姓们也都学习尧帝一样管理自己的家庭。这样百姓们活得明白,诸侯国也能和平共处。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yáng)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

译文:帝尧执政以后重用羲氏、和氏两个部落的精英,因为这两个部落的精英们世代研究天文历法,所以尧帝就重用他们观察日月星辰的动态,预测天气的变化并记录制定历法,教授百姓时令变化,让百姓不误农时。尧帝派羲氏部落首领的二儿子羲仲带人到郁夷(今山东省潍坊一带),曰旸谷(今山东省日照一带)观察日出的规律,羲仲经过观测推断出了适合春播的时间让百姓们确定了春播的时间进行春播。

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讹(é),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

译文:羲仲还根据自然变化推测出了春分日,这一天昼夜等长,羲仲观测到朱雀这个星宿运行到某个位置时春天就来到了中春时节(羲仲司春)。这时百姓们分散到各地劳作,这个时节也是动物繁衍生息的时节。

尧帝还派了羲仲的弟弟羲叔到南交(即交趾大概位于今天越南北部地区)观测太阳的运行轨迹并记录。通过观测羲叔推测出农作物在夏季的生长规律并指导百姓们在夏季的耕作,羲叔通过对日落时间细致入微的观察推测出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和仲夏。夏至这一天昼长夜短,羲叔观测到星火这个星宿运行到天空中某个位置时夏天就到了仲夏。这时指导百姓们搬到地势高、凉爽的地方居住,夏至以后鸟兽也自然脱去了绒毛(羲叔司夏)。

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mèi)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虚,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鸟兽毛毨(xiǎn)。

译文:尧帝还派了和氏部落首领的二儿子和仲到西土的昧谷,观测太阳的变化规律及星体的运行轨迹,经过观测自然规律的变化来教化百姓们在秋天的秋收和秋播。和仲通过观测推测出了秋分日,这一天昼夜等长,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中的仲秋。这时候指导百姓们搬到平坦空旷的地方居住,鸟兽再次长出新毛(和仲司秋)。

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mǎo),以正中冬。其民燠(yù),鸟兽氄(rǒng通绒)毛。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chì)百官,众功皆兴。

译文:尧帝又派和仲的弟弟和叔到北方的幽都观测太阳、星体的运转规律,经过观测自然规律的变化教化百姓们做好冬季的收藏准备过冬。和叔通过观测推测出了冬至日,这天白昼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仲冬。这时候指导百姓们进屋生火取暖,鸟兽们也长满了御寒的毛发(和叔司冬)。通过观察太阳和星体的规律变化推测出了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有了历法制度尧帝整顿了之前不规范的规定制度,百姓们的生活也有了规律。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