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二十年来,国企一直处于改革改制过程中,很多单位改革改制后人员编制减少了,甚至有些单位在改革时,直接给予关闭了,有些在改革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而倒闭了,因此造成大量的人员分流或者下岗,那最后这些人是怎么安置的?还有这样人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其实不管是分流或者下岗,本质上来说都是与原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不再是企业的员工了,因此对企业来说实质上就要求这些人下岗,只不过分流是通过兄弟单位给予适当安排,下岗就直接不管再就业的问题了,对员工来说,其实也是被迫性的接受这一现状,也改变不了,因为很多事情都是很多单位协调后决定的。
当然了,国企还是有一定的责任担当的,解除劳动合同也会按照劳动合同法严格执行落实,根据工作年限给予部分补偿金的,也会给予员工办理失业保险赔偿的。但是,对于员工来说,下岗那就是天塌了,工作没了,就没有了稳定的生活费用来源,仅仅依靠下岗补偿和失业保险金过日子,显然不太现实,而且失业保险金最长也不会超过24个月,同时发放的也是最低工资,完成没法支持一家老小的开支,所以自谋生路也成了唯一的选择。
很多下岗失业的人员,第一时间就是再谋业,有的技术性人员,在市场上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再就业问题不大。但是,很多老员工,而且是基层员工,甚至一辈子都在做流水性工作的人员,根本没有拿出手的本领,再就业对于他们根本就是天方夜谭,这部分人也是在企业改革改制中最痛苦的人群,这部分人很多都只能从事简单性的工作,比如保洁和保安,但是收入仍然是偏低的,有些有力气的,可能去工地干点工作,还没维持一段时间的高收入。
当然,还有比部分人,头脑比较灵活,很有经济嗅觉,这部分人有些做些小生意或者开个小店,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都混的风声水起的,算是这些混的比较好一批人员了。
其实,无论企业改革还是改制,还是要合理地安排好员工的安置,毕竟很多人员为企业付出了很大心血,甚至一辈子,员工安置绝对不是一纸指令的问题。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