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是大暑节气。小伙伴们可能知道这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但关于大暑气候特征、谚语、民间习俗和讲究你真的全都了解吗?
大暑节气在7月下旬,一般是在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许多地区的气温超过35℃。
这一时期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中国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发生也最为频繁。
大暑节气有啥气候特征?
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在科技发展有限的时期,人们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再过五日,天气更加闷热,土地非常潮湿;再过五日,常有大的雷雨出现,大雨会让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出现了不少预测天气走向的农谚,如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大暑热,秋后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大暑时节,长江中下游等地正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因此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等说法。
大暑节气习俗、讲究多!
大暑时节,浙江台州沿海有送大暑船活动。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的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在海上点燃,随水而去,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祥和。
送大暑船
当地人还有在这天吃姜汁调蛋的风俗,讲究为老年人煮点鸡粥,滋补阳气。
姜汁调蛋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节那天,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作为互赠的礼品。
广东人讲究在这一时节吃仙草。台湾则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被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另外,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间讲究过半年,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尝甜食,象征着团圆和甜蜜。
大暑还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在茶余饭后,人们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这就是大暑节气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24节气的知识欢迎翻阅《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学习哦!
好消息!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2018年8月~2019年7月刊
6.8折征订啦
活动时间:2018年07月13日~7月22日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订阅!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