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睡眠,人们往往觉得多睡一点没害处,但其实睡眠过多过少都不合适。秦先生在睡眠这件事上比较有发言权,因为他先经历了睡少了,又经历了睡多了,一直到现在工作5年了,他才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
成绩不好,经常焦虑得睡不着觉
钱先生上高中时所在的学校是市重点,对学生管理很严,每天节奏很快,刚升入高一时一点都不习惯,他记得自己刚入学时是前二十,可是短短两个月,他就掉到百名之后。老师和父母都找他谈话,他自己也很着急,那段时间脑子里被各种各样的知识塞满,连睡觉做梦都在背书,每天晚上只有三四个小时是睡着的。
后来他尝试了很多方法改善睡眠,又是听歌,又是跑步,每天睡前还泡脚,但是效果很差。有时听着歌睡着了,早上起来头特别疼,老师讲课一点都听不进去。后来他和老师说了自己失眠这个问题,老师安慰他别太焦虑。
上大学后,失眠慢慢改善,但是又睡太多了
钱先生后来还是考入了一所不错的大学,进入大学后,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大一课程不紧张,一天下来才三四节课,每天有很多时间睡懒觉、玩游戏,于是他又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常常凌晨一两点睡,睡到中午12点多再起,如果下午没有课,他还会午休一两个小时。
钱先生觉得那段时间自己的失眠应该是好了,每天手机往枕头下一放,闭上眼睛很快就睡着了,脑子里不会胡思乱想。他认为睡眠受压力影响很大,因为大学阶段压力减小了,所以失眠自然而然改善了。
虽然睡眠时长变多了,但是他并没有感觉自己变健康了,还总是觉得没劲、不想动、头疼、胸闷。
工作后,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节奏
以往身边的人都说要睡够8小时,钱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如果哪天工作加班没有睡到8小时,他就会很焦虑,不过后来他看到一个研究,最佳睡眠并不是8小时。
美国曾经进行过一项关于睡眠的大型研究,研究对象是成年人和老年人,结果发现,死亡率最低的并不是8小时,而是7小时。
由此可见,8小时睡眠其实不太正确,大家没有必要严格按照这个来,再说了,年龄段不同,对睡眠的要求也不同,不可能人人都是8小时,例如婴幼儿、儿童,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越多,而成年人一般有7小时或7.5小时就足够了。
钱先生在明白这一点后,就和睡眠和解了,心态放松后反而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睡眠,工作时效率更高。如果碰上工作加班,当天睡眠不到7小时,他就会在中午休息一会,尽量补足。他发现自己睡7个小时,反而比之前在大学时每天睡十多个小时还有精神。
睡眠太多,对身体的危害更大?
有的老年人觉得睡眠就是进补,多睡一会没坏处,年轻人也喜欢赖在床上,周末双休都用来补觉,其实这种行为也容易伤身。
补觉就像进食,吃多了会损伤肠胃,加重消化负担,睡多了也会给身体带来负担。比如说全身血流速度会减慢,血液会变得黏稠,出现心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比较高。
再比如说对关节的影响,睡得多了,关节长时间不动,下肢回流变慢,关节就会变得僵硬,还容易腿麻、抽筋,尤其是老年人,长期卧床会增加肺栓塞风险。如果你有便秘的情况,睡觉时肠道蠕动变慢,大便会更加干燥。
白天是身体活动的时间,应遵循身体自然规律,这个时候如果用来睡眠,就会扰乱晚上睡眠,加重失眠,时间长了形成恶性循环,免疫力也会越来越差。
睡多了和睡少了相比,为何关注睡少了的人比较多?
相较于睡眠过长,还是关注失眠的人更多,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大家都在愁睡不着,还从来没听说过谁会担心自己睡得太多的。
再者,现在人们健康养生意识提高,大家更关注自我,自然也会关注到健康。当看到头发越来越稀疏、脸上的斑点越来越多时,不自觉地就开始焦虑睡眠。很多人也会把改善睡眠质量当做任务,寻求各种方法。
现在睡眠市场相当火热,从床上用品到保健品,再到助眠工具、养生疗法,只要和失眠沾上一点关系都会很火。其实,失眠的因素很多,但大部分原因和精神压力有关,长期疲劳找不到宣泄口,时间久了睡眠就会受影响,就像上文的钱先生,度过学业紧张的那个阶段后,睡眠自然而然就好转了。
如果不是情绪问题,那就要临床诊断,可能和缺乏营养、疾病有关,例如慢性胃炎、风湿性疾病、神经功能障碍、缺钙等。
希望大家认清一个事实,成年人每天强硬安排自己睡够8小时太难了,因为总有加班的时候,总有孩子要照顾,还有做不完的家务,越纠结时间就会越睡不着,不妨换个思路,只要睡得很香,白天起来也不觉得困,能睡够7小时,那就可以鼓掌了。
参考资料:
[1]大样本临床研究:频繁午睡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齐鲁壹点.2022-08-10
[2]别被"8小时睡眠论"骗了!睡得太多,比熬夜还伤身?是时候知道真相了·北青网.2021-03-21
[3]超3亿人在失眠?很多人的失眠,都是情绪长期压抑衍生出来的·健康时报.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