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嗓子干痒、眼睛干涩、大便不顺畅……采暖季又来啦,久待暖气房的你,是否会有以上的症状?那么如何避免呢?就此,记者采访了铜川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刘睿。
她表示,秋冬季节本就气候干燥,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爆发期,供暖过热是一大诱因。
冬季干燥,如果采用过度的取暖方式,往往会加重燥热,引起咽干、口渴、眼干、口唇干燥等不适,有些人还会流鼻血,甚至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支气管炎等较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会特别敏感。刘医生说,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冬季主收敛,人体的阳气会因节气变化向内聚集,若是遇到过于温暖的环境,则会阻碍冬季人体阳气的收敛,进而会干扰到第二年春季来临时机体的代谢,尤其会干扰到儿童来年春季的生长。
因此,供暖后温度过高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身体多个系统都会出现不适。
医生提醒:正确应对暖气病,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室温适宜
室内温度保持在21度左右最佳,冬天室温不宜过高,18℃—22℃最适宜。一方面可以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另一方面也避免室内太干。
(2)饮食清淡,多喝白开水
每天要保证2000毫升的饮水量,还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皮肤干燥的人群,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3)室内适当加湿
空气中相对湿度在45%—65%时,人体感到最舒适。用加湿器时,一定要保证每天换水,每周清洗一次,否则容易滋生病菌,引发呼吸道感染。要想让水迅速蒸发,最好的办法是加大水和空气接触的面积,比如用拖把多拖几次地。
(4)药食同源,中医益气养阴调理
可使用一些中药比如百合、麦冬、炙黄芪等泡水代茶饮以益气养阴,从而改善因人体气阴两伤带来的不适,也可适当食用山药、枸杞等来养阴。
(5)保证正常作息
冬天基本还是跟着太阳升降的时间走,早早入睡,早上可以比夏季晚起一会。
(6)每天通风半小时
冬季户外活动减少,更要适当开窗通风。最佳时间段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之间,开窗通风半小时左右。
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 编辑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