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刘大伯因为这年来几乎每天晚上磨牙,把老伴折磨得忍无可忍,最后终于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去就诊了。在口腔诊所,当刘大伯一张嘴让医生看牙时,把医生吓了一跳。健康的牙齿应该是有牙槽的,但刘大伯的牙齿几乎已经磨平了,牙槽根本就看不到了。经过检查与问诊,医生分析,刘大伯主要是因为长期的焦虑而引起夜间磨牙。由引可见,磨牙听起来事小,影响力却绝对不小。通过本篇,我们来认识下磨牙症状吧。
磨牙症的定义
磨牙症是牙在无意识状态下承受一定强度咬合力的同时,下颌作一定节律的运动或表现出较大运动倾向的现象。磨牙症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征性表现为下颌肌肉的间隙性等张性收缩,并伴有规律性的咀嚼似动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群,以儿童和年轻人多见。可分为三型,一是磨牙型,常在夜间入睡以后磨牙,又称为夜磨牙。二是紧咬型,常有白天注意力集中时不自觉地将牙咬紧,但没有上下牙磨动的现象。三是混合型,兼有夜磨牙和白天紧咬牙的现象。
磨牙症的危害
1.影响自己及家人睡眠
2.牙齿的磨损相当严重
3.引发牙齿敏感,甚至牙髓炎
4.导致牙齿咬颌异常,需要进行咬颌矫正
5.容易导致面容苍老,影响面容美观和发音
磨牙症的症状
▼牙齿变平,牙釉质磨损、裂缝
▼舌缘或颊粘膜有锯齿样印迹
▼咬肌疲劳、紧张
▼下颌肥厚、方颌
▼头疼、疲倦感
▼来自同室其他人的诉说
▼家族史
(如果出现以上多个表现,你很有可能患有磨牙症)
病因
1、牙齿咬合因素
咬合关系不协调被认为是磨牙症的一个主要因素,包括错牙合、缺牙、牙齿缺损或过长、单侧咀嚼等。正中牙合或侧向牙合早接触是最常见的磨牙症始动因素。在换牙期,大部分儿童由于咬合关系不协调,接触高点致使上下牙齿不能很好地吻合,于是患者常会出现一种下意识的意念,想使多数的牙齿紧密接触,在熟睡中这种白天的意念就会变成咀嚼肌痉挛和收缩而引发夜间磨牙。
2、神经因素
研究认为,夜磨牙症是睡眠障碍中的一种表现,它的出现和睡眠中的轻度觉醒异常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化学方面的研究显示,磨牙症的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介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异常改变有关。
3、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是导致磨牙症的原因之一,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思想有压力或儿童白天玩得过于兴奋或过度紧张等往往会造成晚上不能平静入睡,即入睡后虽然大脑皮质的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但仍有一部分处于兴奋状态,致使咀嚼肌收缩而发生磨牙。磨牙症患者常有焦虑、心理不成熟等特征,且焦虑程度越高,磨牙症的发生频率越高。
4.全身因素
肠道寄生虫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不平衡、过敏性疾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尿酸增多症、甲亢、膀胱应激症等都有可能引起磨牙症。当儿童积食、消化不良,使胃肠道内的细菌所分泌的毒素吸收后刺激到大脑皮层,使其兴奋或抑制过程失调,造成夜磨牙。
5.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儿童期的磨牙症往往持续存在,遗传因素不可忽视。
如果牙齿磨损的厉害,建议使用牙合垫进行隔断,避免牙齿进一步磨损。同时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佩戴牙合垫,需要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和佩戴 磨牙无法自控 磨牙最大的折磨就是本人无法自控,所以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如果一旦家人发现其有频发性磨牙,一定要及早带其去正规口腔诊所,找到磨牙的原因,对症下药。
疑问解答
但是为什么白天咀嚼对牙齿的伤害小,而晚上的伤害大呢?
白天我们咀嚼食物也磨擦牙齿,但对牙齿很少有损害,这是因为咀嚼时,上下牙齿之间的食物好比是个垫子,同时还有充分唾液,使牙齿滑润,所以就不容易磨损。在吃饭时看上去咀嚼了很长时间,但大部分时间是在上下运动,真正直接牙齿接触的只有4分钟左右。
如果在夜间磨牙,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口内既无食物,口腔内的分泌也减少,牙齿得不到必要的润滑,而形成干磨,就好比推空磨子一样。这样牙齿的磨损是很大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此时磨损的牙齿往往会有不同程序的发酸或疼痛,有时也会造成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因破坏了牙齿咬合系统的形态和功能。
预防
1、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调整心态。白天避免玩得过度兴奋,睡前少看刺激性电视剧,并尽量放松自己,尤其是在入睡前。可以适当的做些体操、泡泡热水澡、听听轻音乐等。
2、避免兴奋性食品和吸烟(如含有咖啡因等饮料或食物。像咖啡、巧克力、可乐等)、改善睡眠环境。
3、日常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定期驱虫。
4、热敷上下颚,可松弛咬合肌肉,也可减少头痛的机会。
5、保持正确姿式。弯腰驼背也会导至磨牙。
6、睡前一定要刷牙,晚饭不要过饱。
7、白天时让嘴巴保持在健康的休息状态,即让牙齿维持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