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和隋朝是短命王朝,都是二世而亡,这是没有任何疑义的。可有一个朝代,实际上也是二世而亡,一般人就不是很清楚了。这个同样悲催的朝代,就是三国归晋后,由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
秦朝由秦始皇嬴政建立,传至二世胡亥而亡。虽说赵高杀了胡亥,很快又立了子婴为三世皇帝。但子婴在接位过程中设计除掉赵高后,就自行废除了帝号,自贬为秦王。因此,实际上从子婴去掉三世皇帝尊号那时起,大秦王朝就已经不存在了。刘邦打进函谷关,占领了咸阳,只不过是灭了秦国而已。所以说,秦朝二世而亡是确定无疑的。
隋朝是隋文帝杨坚乘北周皇帝年幼无知,用外戚身份巧取豪夺建立的王朝。隋炀帝杨广继位当了皇帝后,短短十几年时间,就把一个富饶强盛的大隋王朝给弄的是满目苍痍。杨广见事已不可为,就不管不顾的去了江都,把长安和洛阳两都交给自己两个孙子留守。唐国公李渊起兵占领长安后,立代王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杨侑根本就是李渊为了掩人耳目而立的一个傀儡皇帝,等到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李渊也就撕下伪装不在演戏,马上就逼迫杨侑禅位,自已做了皇帝,并改国号为大唐。后世将隋炀帝杨广死的那天起,算作大隋王朝的正式灭亡。所以说,隋朝是二世而亡也是站的住脚的。
魏国四代重臣司马懿,年老成精,抓住魏国权臣曹爽去谒陵不在京城的绝好时机,果断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一举夺得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因病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先后执政,他们所立的魏帝根本就是个傀儡,形同虚设。虽然司马昭一直到死都没有直接称帝,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到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执掌魏国军政大权时,魏国历经司马氏三代的励精图治,朝野上下都已经被司马家族完全控制。因此,司马炎以晋代魏称帝已是水到渠成,不可阻挡。
三国归晋,结束了中国近百年的分裂局面,晋武帝司马炎作为晋朝的开国皇帝,功不可没。司马炎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有为明君。可惜他晚年昏愦,选择接班人不当,把一个何不食肉糜的白痴儿子司马衷立为太子。等到晋惠帝司马衷成为晋朝第二代皇帝后,朝政大权都被他的皇后贾南风所把持。由于贾南风干政弄权,引起了分封各地藩王的极大不满。这些藩王为了争权夺利,除了武力对抗朝廷外,又相互间大打出手,各不相让,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
晋惠帝司马衷就在八王之间像个木偶一样,被他们牵来牵去。一会被这个王除去帝位,成为太上皇,一会又被另一个王复位为帝。就这样,司马衷过了十六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一病不起,骤然离世。虽然西晋在司马衷死后又相继立了晋怀帝司马炽和晋愍帝司马邺为帝,延续西晋国祚。但由于五胡乱华,西晋朝廷实际控制的疆域已大为缩水,早就算不上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了。因此,理论上西晋在晋惠帝司马衷死后就已经不存在了。西晋就像秦朝和隋朝一样,也是一个二世而亡的大一统王朝。
也许看到这里,有人不是很赞同我的观点。毕竟晋惠帝司马衷死后,西晋又历经两帝,延续了十年国祚。直到晋元帝司马睿衣冠南渡在建康建立了东晋,西晋才算退出历史舞台。这样一算,西晋根本就不是二世而亡,而是四世而亡了。其实,这很好理解,就像明史中白纸黑字记载一样,明朝在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那时起,明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就已经不存在了。否则,南明历经四帝一监国,时间跨度长达近四十年之久,崇祯皇帝那就不是亡国之君了,明朝灭亡时间又要向后延迟四十年了。这岂不是一切都要推倒重来,明史也要重新编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