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的功能(人的小肠有多粗)

解读

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小肠化物、分清泌浊的功能发生障碍。可导致小肠虚寒证。

应用领域

1、病因病机多因饮食不节,或过服寒凉,或劳倦内伤,素体阳虚,以致小肠功能失调所致。2、临床表现腹痛绵绵,喜热喜按,肠鸣,泄泻,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小便频数而清长,并伴有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等症。3、证因分析阳虚不足,阴寒内盛,温煦推动乏力,小肠气机不畅,故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阳气虚衰,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减弱,水湿下走肠间,则肠鸣腹泻;水液下渗膀胱,则小便频数清长;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均为虚寒之征。4、治法:温通小肠。5、方药:吴茱萸汤(《伤寒论》,人参、吴茱萸、生姜、大枣)或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厚朴、陈皮、茯苓、草豆蔻、木香、干姜、甘草)。

参考文献

1、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2、郭振球.《实用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3、成都中医学院编.《中医学常用名词解释》: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年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抒情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