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字奉孝,汉末曹魏集团著名谋士,为曹操统一北方贡献了不少良计,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建安十二年病逝于曹操北征乌丸返程途中。
近些年由于百家讲坛、三国杀的原因,郭嘉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升,许多人都认为其天资卓绝,算无遗策,可与诸葛亮媲美,甚至超过诸葛亮。但综合来说,虽然郭嘉在军事上确实有很高的天赋,但综合能力比之诸葛还是不如的。现在就来简单谈谈郭嘉的生平。
郭嘉
郭嘉早年投靠袁绍,但发现袁绍为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并不能成就王霸之业,故离袁绍而去。后荀彧将郭嘉推荐给曹操,曹操与郭嘉相谈甚欢,都认为对方是自己要找的人。
建安三年,吕布攻打刘备,刘备被迫投靠曹操,当时曹操另一谋士程昱认为刘备乃一世枭雄,以后必然会与曹操为敌,劝曹操杀掉刘备,但郭嘉认为不应该杀掉刘备,因为曹操志在四方,若天下还未一统的情况下就杀掉来投靠自己的人,那必然会失掉人心,以后谁还敢投靠他呢。但同时郭嘉也认为刘备是一世枭雄,虽然不能杀他,但也应该软禁他。但最终曹操选择厚待刘备,后刘备被曹操派往徐州截击袁术,刘备趁机杀掉曹操所置徐州刺史,举兵反曹。
曹操
纵观郭嘉的一生,其颇有识人之明,对于人心的把握是其计谋往往成功的原因。建安五年曹操想要攻打刘备,但又担心袁绍偷袭,是郭嘉条分理析,指出袁绍优柔寡断,定然不会很快做出反应,可以趁此时间快速击败刘备,最终坚定了曹操决心,曹操迅速出兵击败了刘备。后官渡之战时,盛传孙策将要偷袭许都,一时间曹营人心惶惶,也是郭嘉认为孙策必定会死于仇家之手,不足为患,结果孙策果真死于许贡门客之手。后为了彻底消灭袁尚、袁熙两兄弟,郭嘉力劝曹操北征乌桓,最终大破乌桓军队,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但郭嘉自己也由于北征乌桓,昼夜急行,加之水土不服,死于回军途中。
被征乌桓
郭嘉,天资卓绝,其对于对手性格的准确把握,是其能屡出奇计制胜的关键原因。以史为鉴,我们也能从中获得人生的哲理。俗话说性格决定未来,一个人的性格很多时候决定了他将来的高度。所以人生在世,若想有所作为,则必然需要常加反思,努力消除自己性格中存在的缺陷,这样我们才能更容易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