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怎样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

胆碱能性荨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

青春期多见。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使胆碱能神经发生兴奋性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诱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释放组胺而发病。常在受刺激后数分钟即出现风团,直径为1mm~3mm,周围有明显红晕;常泛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或除掌跖以外的任何部位皮损互不融合,可持续0.5~1小时,或达数小时之久;自觉剧痒,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损;偶尔会伴发乙酰胆碱的全身反应,如流涎、头痛、脉缓、瞳孔缩小及痉挛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哮喘、晕厥甚至休克。病情一般经数月或数年后逐渐缓解。运动或热水浴是简单有效的诊断试验,用1:5 000乙酰胆碱作皮试或划痕试验,可在局部周围出现星状小风团,有鉴别诊断价值。

胆碱能性荨麻疹治疗:

一般可选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苯那敏片,对嗜睡作用敏感者、驾驶员、高空作业人员及工作和学习要求高度集中精力者可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等,常以2~3种抗组胺药联合应用;维生素C及钙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与抗组胺药有协同作用,可口服或静脉注射;对伴腹痛者可给予普鲁本辛口服或654-2、阿托品肌注;某些患者联合应用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等有较好疗效;合并感染者应及时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并对感染病灶作必要处理。

胆碱能性荨麻疹应用阿托品、普鲁苯辛、654-2、羟嗪、异丙嗪、多虑平等较为有效;​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抒情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