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罐子破摔是什么意思

抒情君 9

摆烂一词现如今在年轻人群体中极其流行。

这个词最初是来源于NBA联赛,在NBA,摆烂是指一些球队通过故意输球的方式让排名尽量靠后,其目的是为了在第二年的夏天有更好的顺位。

那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常常在说的摆烂究竟是什么呢?

这活儿谁爱干谁干吧!我不干了!

挂科就挂科吧,无所谓。

非得让我做额外的工作,那我就随便糊弄得了!

今天都吃了这么多了,反正都会胖的,还不如图个开心多吃一点!

这些想法和念头似乎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角落里十分常见。

大多数时候,人们是为了享受短暂的舒适和快乐,从而选择摆烂的方式远离和拖延令人感到烦恼的事情。

摆烂者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既然我在舒适区这么安逸,为何我要走出去?

其实摆烂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浓重的贬义色彩。

当察觉到事情的局面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时,摆烂者就会以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任由其发生,最后造成差强人意的结果。

在工作中摆烂,久而久之,活得像一具行尸走肉,高不成低不就;在生活中摆烂,长此以往,渐渐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动力。

这些累积的片刻欢愉真的应对了焦虑吗?

温水煮青蛙式的舒适在无形之中让人失去的是人生的意义感,直至陷入无尽的虚无。

那摆烂者从一开始就惯用摆烂吗?

其实并不是。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习得性无助,这或许能够解释摆烂产生的本源。

习得性无助最开始是源于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电击狗实验,在实验中蜂鸣器一响就对狗实行电击,而笼子被锁,狗无路可逃。

反复多次之后,当研究者打开笼门,狗不但不逃,并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

研究结果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

这个现象在工作和学习中也非常常见,当多次遭遇失败和挫折之后,人们的内心就会受到强烈的打击,变得十分敏感和脆弱。

这个时候,绝对不会成功和没有好结果的信念也就在内心中根深蒂固。

当下一次出现类似的情况时,人们便在一开始就选择放弃努力和挣扎,这样至少能让自己舒服地去接受不太好的结果。

更具体地说,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于损失十分厌恶,当自己的付出没有换来回报时,自然不会再去做徒劳的事情。

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经历困难与挫折之后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产生了怀疑,人们会把失败向内归因于自己本身就没有能力去达到任务的标准。

就像实验中多次想逃却一直碰壁的狗狗一样,它已经不相信自己能够免遭电击、逃离牢笼。

偶尔的摆烂其实会帮助我们舒缓压力,调整身心。

但当摆烂在工作和学习中频繁出现时,你就应该警惕起来了,它可能正在潜移默化的侵入你的生活!

学会调整认知,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信念,把眼前的大目标具体化分成多个小目标......

拒绝被摆烂锁进无助的牢笼!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