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哈雷逝世。
他预言哈雷彗星1759年重新回归,而他自己却没有亲眼见到这一天。
哈雷所使用的方法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而正是他帮助牛顿创立了这一理论。
哈雷彗星下一次造访地球的时间将是2061年。
本期扮演中,丁主播出演有好多外号的哈雷。
今天的节目时长大概23分钟,适合上学路上或临睡前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收听。
哈雷彗星
1月14日是哈雷逝世的日子。
1742年的今天,哈雷逝世。在他去世17年后,他预言的哈雷彗星于1759年重新回归,而他自己却没有亲眼见到这一天。
描写哈雷彗星的绘画
他22岁时,就绘制出世界第一份南天星图,被格里尼治天文台的第一任台长弗拉姆斯蒂德称为南天第谷。弗拉姆斯蒂德在哈雷大二时便将他招募到天文台工作,并以第谷自居,把培养哈雷比作第谷当年发掘开普勒。不过,后来弗拉姆斯蒂德与哈雷闹翻,又把哈雷称作雷霉儿,也就是第谷当年的死对头雷梅尔斯。
南天星图
他跟巴黎天文台台长合作研究大彗星时,发现有三颗彗星的轨道数据完全一样,于是他推测这颗彗星回归地球的周期是71年左右,它将于1759年再次回到地球附近。1759年3月13日,彗星在全世界的关注下果然回归,而这时哈雷已经去世。人们于是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运行轨迹
不过哈雷彗星并不是哈雷首先观测到的。我国西汉《淮南子》记载武王伐纣时出现的彗星,时间符合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这是世界天文史上首次记录到哈雷彗星。而从我国秦始皇七年到清宣统二年,不间断地记录了29次这颗彗星,时间周期也完全吻合。
《淮南子》
不过哈雷是第一个发现哈雷彗星的运行规律并准确预测彗星的人。他所使用的方法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而牛顿创立这一理论,又要感谢哈雷。哈雷在一次与胡克的打赌中,拜访牛顿请教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牛顿表示早已计算过行星的椭圆形轨道,于是哈雷请牛顿重新计算一遍,并请求他深入研究。于是牛顿花了两年时间,写出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哈雷帮助编辑、校对、作序,还自费出版了这本著作。
哈雷协助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哈雷彗星是唯一一个人类可以在一生中看到两次的彗星,下一次回归地球附近的时间将是2061年。
哈雷彗星效果图
本期的角色大扮演中,丁主播出演哈雷,他有不少外号,有叫他南天第谷的,有叫他雷霉儿的,当然也有叫他彗星男的。
关于聊百
聊个百科是丁丁和丁爸父子俩的百科类音频聊天节目。
丁丁,10后小男生,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最爱看各种百科全书。
丁爸,70后理工男,兼有一颗文青的心,解得了方程、写得了文章。
好奇的丁丁和同样好奇的丁爸,喜欢用好玩的语言,各自的视角,聊我们这个世界的过去、当下和未来。有一天,父子俩开始把聊天录成音频。
每一次聊天就是一次知识探险,也是一场重新学习。丁丁开始谈论黑洞里的高维空间、感叹莫扎特与萨列里的相爱相杀……丁爸也开始啃原著的《相对论》、恶补基本的乐理知识……
如今,父子俩已经聊了一年365期专聊历史的《聊个今天》,还有专聊名画名作的《聊个艺术》、古诗典故的《背个古诗》,以及丁丁周游世界的游记,等等等等……
这个世界值得我们好好关心,值得我们好好聊聊,也值得你好好听听。
如何收听1年365天的聊个今天?
关注聊个百科公众号,进入菜单,选择聊个今天,分月份浏览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