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考计算器操作说明
财政部发布-初级会计机考计算器操作说明
机考计算器使用攻略
NO.1 计算器使用攻略
应考人员进入答题界面后,点击计算器按键,可以打开计算器。
如需要调取科学型计算器,可通过计算器中查看菜单内进行选择。
考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使用计算器实现计算功能。
方式一:通过鼠标点击计算器上相应数字及运算符号(加减乘除等)实现计算结果。
方式二:通过键盘内容录入区域敲击相应的数字按键,并鼠标点击选择运算符号或键盘快捷方式输入运算符号,实现计算结果。
注:如使用的键盘上有数字键盘区域,可以通过按NUMLOCK键激活数字键盘,通过数字键盘区域敲击数字按键。
NO.2 计算器使用技巧
2022初级会计考试评分标准及答题技巧
1.单项选择题
【排除法】
如果答题时无法确定某一选项是否正确,但已经可以确定其他三个选项是错误的,那么就可以用排除法来确定本题的答案。
【聚焦法】
初级会计考试的综合性很强,一道题目中往往会涉及较多的知识点,这就要求考生解题时要注意排除无关选项的干扰,题目问的如果是主营业务收入,同学们就要集中精力在主营业务收入上,不要过分关注其他相关或无关的内容。
【直选法】
在解题时,大家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如果认为某一选项为正确选项,那么即便不能确定其他选项的正误,各位也不要再纠结犹豫,直接选择自己认为对的答案即可。
2.多项选择题
【排除法】
排除法既简单又好用,能够大幅度提升解题的速度和准度,举个例子,在四个选项中如果确定A和B是错误的,那么这道题的答案就已经做出来了,接下来就不需要在其他选项上浪费时间了。
【对比法】
在拿不准题意,没有解题思路时,同学们不妨暂时放弃题干,通过对选项的分析比对来找答案。比如,若有选项表述的意思完全相反则必有一对一错;若ABC三个选项同属一类,而选项D归属另一类,则根据初级会计考试多选题的得分规则,此题有很大的可能是选ABC。
【常识法】
会计工作是不能脱离实际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即便大家对教材相关内容的记忆模糊了,大家也可以利用生活常识来猜一猜,刨除掉那些违反道德、违反常识的选项,剩下的说不定就是正确的答案。
提醒大家,这个方法在解决《经济法基础》科目试题时非常的好用哦~
3.判断题
【逆向思考法】
如果在考试时无法找到解题突破点,那同学们可以尝试一下逆向思考法,即假设题干的表述是正确的,然后去推断这个假设是否存在矛盾的、不能实现的地方。
【比例法】
从常识来看,10道判断题的答案一定是有对有错,不会完全一致,其对错比可能是5:5,也可能是4:6,考生如果实在判断不出哪道小题的对错,那么可以先做其他题目,然后再根据整体的答题情况来决定这道题选什么。
这个方法的正确性没有保障,同学们可以参考,但不要把它作为解题的依据。
【绝对法】
就初级会计考试而言,如果判断题的题干中出现了绝对性的表述,例如只能、必须均由,那么这个表述通常是错误的。
4.不定项选择题
【保守选择稳得分】
根据得分规则来看,在做不定项选择题时,谨慎性选择是最佳策略。大家要遵循稳准原则,只选择非常有把握的选项,对于模棱两可的选项宁可少得分也不要冒进选择,获得少选部分比例的分值,提高综合分数。
【根据题干找答案】
不定项选择题出题方式为一道大题中包含几道小题,考生阅读完材料后对小题进行选择,因文字内容较多,很容易忘记或者遗漏重要信息。因此大家在阅读材料时要看清题干描述,认真审题,避免因审题不清误入陷阱,影响4道小题目的作答。
【注意数据关联】
因为不定项的小题是围绕同一个案例发出的,同学们做题时要注意到各个小题之间的数据关联,如果确信自己在上一道小题中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那么下一道小题中我们就可以有技巧的利用这些结果
初级会计基础知识核心考点
1、什么是会计?
答: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
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
4、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5、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6、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7、什么是会计要素?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
8、什么是资产?
答: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9、资产具有哪些特点?
答:资产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二,资产都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但也是为企业所控制的;第三,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
10、什么是负债?
答: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1、负债具有哪些特点?
答:负债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引起的、企业当前所承担的义务。第二,负债将要由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日加以清偿。第三,为了清偿债务,企业往往需要在将来转移资产。
12、什么是所有者权益?
答: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又称之为净资产。
13、所有者权益具有哪些特点?
答: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所有者权益不像负债那样需要偿还,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其所有者。第二,企业清算时,负债往往优先清偿,而所有者权益只有在清偿完所有的负债之后才返还给所有者。第三,所有者权益能够分享利润,而负债则不能参与利润的分配。
14、什么是收入?
答: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5、收入具有哪些特点?
答:收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如工商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第二,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也可能同时引起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第三,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6、什么是费用?
答: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7、费用具有哪些特点?
答:费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第二,费用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也可能引起负债的增加,或同时表现为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第三,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8、什么是利润?
答: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为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三个项目的总额减去所有税费之后的余额。
19、银行结算方式包括哪几种?
答:1)银行汇票 2)银行本票 3)商业汇票 4)支票 5)信用卡 6)汇兑 7)委托收款 8)托收承付
20、 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哪几种?
答: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